c语言本题要求编写程序,将给定n×n方阵中的每个元素循环向右移m个位置,即将第0、1、⋯、n−1列变换为第n−m、n−m+1、⋯、n−1、0、1、⋯、n−m−1列。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给出两个正整数m和n(1≤n≤6)。接下来一共n行,每行n个整数,表示一个n阶的方阵。 输出格式: 按照输入格式输出移动后的方阵:即输出n行,每行n个整数,每个整数后输出一个空格。 输入样例:


以下是使用 C 语言解决此问题的示例代码: ```c #include <stdio.h> void rotateMatrix(int m, int n, int matrix[n][n]) { int temp[n]; for (int i = 0; i < n; i++) { for (int j = 0; j < n; j++) { temp[(j + m) % n] = matrix[i][j]; } for (int j = 0; j < n; j++) { matrix[i][j] = temp[j]; } } } void printMatrix(int n, int matrix[n][n]) { for (int i = 0; i < n; i++) { for (int j = 0; j < n; j++) { printf("%d ", matrix[i][j]); } printf("\n"); } } int main() { int m, n; scanf("%d %d", &m, &n); int matrix[n][n]; for (int i = 0; i < n; i++) { for (int j = 0; j < n; j++) { scanf("%d", &matrix[i][j]); } } rotateMatrix(m, n, matrix); printMatrix(n, matrix); return 0; } ``` 这段代码首先定义了两个函数 `rotateMatrix` 用于旋转矩阵,`printMatrix` 用于打印矩阵。在 `main` 函数中读取输入,调用旋转和打印函数来完成任务。 [2024-11-16 20:57:30 | AI写代码神器 | 367点数解答]
- 题目(description): 卫星导航系统(如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实时获取位置、速度、时间等时空信息,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气象测报、通信授时、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应用层面,卫星导航系统一般以报文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其中$gprmc是常用报文之一,基本的格式如下: $gprmc,<1>,<2>,<3>,<4>,<5>,<6>,<7>,<8>,<9>,<10>,<11>,<12>*hh <1> utc时间,hhmmss.sss(时分秒.毫秒)格式 <2> 定位状态,a=有效定位,v=无效定位 <3> 纬度ddmm.mmmm(度分)格式 <4> 纬度半球n(北半球)或s(南半球) <5> 经度dddmm.mmmm(度分)格式 <6> 经度半球e(东经)或w(西经) <7> 地面速率(000.0~999.9节) <8> 地面航向(000.0~359.9度,以正北为参考基准) <9> utc日期,ddmmyy(日月年)格式 <10> 磁偏角(000.0~180.0度,前面的0也(385点数解答 | 2025-01-08 03:43:54)261
- 题目(description): 卫星导航系统(如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实时获取位置、速度、时间等时空信息,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气象测报、通信授时、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应用层面,卫星导航系统一般以报文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其中$gprmc是常用报文之一,基本的格式如下: $gprmc,<1>,<2>,<3>,<4>,<5>,<6>,<7>,<8>,<9>,<10>,<11>,<12>*hh <1> utc时间,hhmmss.sss(时分秒.毫秒)格式 <2> 定位状态,a=有效定位,v=无效定位 <3> 纬度ddmm.mmmm(度分)格式 <4> 纬度半球n(北半球)或s(南半球) <5> 经度dddmm.mmmm(度分)格式 <6> 经度半球e(东经)或w(西经) <7> 地面速率(000.0~999.9节) <8> 地面航向(000.0~359.9度,以正北为参考基准) <9> utc日期,ddmmyy(日月年)格式 <10> 磁偏角(000.0~180.0度,前面的0也(346点数解答 | 2025-01-08 03:46:29)258
- c++描述 一天,一个画家在森林里写生,突然爆发了山洪,他需要尽快返回住所中,那里是安全的。 森林的地图由R行C列组成,空白区域用点“.”表示,洪水的区域用“*”表示,而岩石用“X”表示,另画家的住所用“D”表示,画家用“S”表示。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每一分钟画家能向四个方向移动一格(上、下、左、右)。 2.每一分钟洪水能蔓延到四个方向的相邻格子(空白区域)。 3.洪水和画家都不能通过岩石区域。 4.画家不能通过洪水区域(同时也不行,即画家不能移到某个格子,该格子在画家达到的同时被洪水蔓延到了,这也是不允许的)。 5. 洪水蔓不到画家的住所。 给你森林的地图,编写程序输出最少需要花费多长时间才能从开始的位置赶回家中。 输入描述 输入第一行包含两个整数R和C(R,C<=50)。 接下来R行每行包含C个字符(“.”、“*”、“X”、“D”或“S”)。 地图保证只有一个“D”和一个“S”。 输出描述 输出画家最快安全到达住所所需的时间,如果画家不可能安全回家则输出“KAKTUS”。 用例输入 1 3 3 D.* ... .S. 用例输出 1 (1384点数解答 | 2025-03-16 17:33:49)232
- 一个 5×6 的迷宫样例如下: 要求给出从起点(1,1)到终点(3,4)的路径。 为了处理方便,保证最外圈全都为障碍物。 扩展到一般情况,一个 m×n 的迷宫,要求输出从起点(1,1)到终点(m-2,n-2)的路径。 测试实例保证路径是唯一的。 该题要求自行设计一个栈来做。如果设计的是顺序栈,则保证栈的大小不超过 200 个元素。 输入 第一行为两个整数 m 和 n,表示 m×n 的迷宫。 接下来有 m 行,每行有 n 个数(n 个数之间用空格间隔,值 = 0 表示可以通行,值 = 1 表示为障碍物) 输出 输出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每个坐标占一行,坐标间的行号和列号用一个空格间隔。具体格式可参考样例。c++ 源代码(732点数解答 | 2024-11-03 02:34:53)307
- 描述 给定一个 n × n 的矩阵,在其上进行若干次操作。每次操作,你可以将一个 k × k 的连续子矩阵里的所有数全部加上1或者全都减去1。 初始时,矩阵中有 m 个位置上的数不为 0 ,其他位置上的数均为 0。请问至少需要多少次操作,可以将矩阵中的所有数字都变为 0。 格式 输入 第一行三个整数 n, m, k 分别表示矩阵大小、非零格数和每次修改的连续子矩阵大小。 接下来 m 行,每行三个整数 x, y, z 表示初始时矩阵的第 x 行第 y列上的数为z 。 输出 一行,一个整数,表示最少操作次数。特别地,如果无法使矩阵中所有数都变为0,输出-1.(360点数解答 | 2024-10-24 14:05:14)177
- c++ 背景 玩过商场中的人体打印墙吗? 描述 给定一个 n × n 的矩阵,在其上进行若干次操作。每次操作,你可以将一个 k × k 的连续子矩阵里的所有数全部加上1或者全都减去1。 初始时,矩阵中有 m 个位置上的数不为 0 ,其他位置上的数均为 0。请问至少需要多少次操作,可以将矩阵中的所有数字都变为 0。 格式 输入 第一行三个整数 n, m, k 分别表示矩阵大小、非零格数和每次修改的连续子矩阵大小。 接下来 m 行,每行三个整数 x, y, z 表示初始时矩阵的第 x 行第 y列上的数为z 。 输出 一行,一个整数,表示最少操作次数。特别地,如果无法使矩阵中所有数都变为0,输出-1.(814点数解答 | 2024-10-24 14:06:12)183
-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函数rotateleft:矩阵循环左移 // 参数:a-100*100的二维数组,用来存储n行n列的数组(n<100),存储在其~n-1行和~n-1列, // m-循环左移的位数(0<m<n) // 返回值:无,循环左移的结果写入原二维数组中 // 说明:传递多维数组时,形式参数中,除了第一维外,其它维的大小必须给出 // 方便编译器计算每个数组元素的地址 void rotateleft(int a[][100],int n,int m); int main() { int a[100][100]; // 定义存储二维数组的空间 int n, m; cin >> n >> m; // 输入n和m // 输入n*n的矩阵,存储在数组a的~n-1行和~n-1列 int i, j; for(i = 0; i < n; i++) for(j = 0; j < n; j++) cin >> a[i][(737点数解答 | 2024-12-24 19:13:46)126
-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函数rotateleft:矩阵循环左移 // 参数:a-100*100的二维数组,用来存储n行n列的数组(n<100),存储在其~n-1行和~n-1列, // m-循环左移的位数(0<m<n) // 返回值:无,循环左移的结果写入原二维数组中 // 说明:传递多维数组时,形式参数中,除了第一维外,其它维的大小必须给出 // 方便编译器计算每个数组元素的地址 void rotateleft(int a[][100],int n,int m); int main() { int a[100][100]; // 定义存储二维数组的空间 int n, m; cin >> n >> m; // 输入n和m // 输入n*n的矩阵,存储在数组a的~n-1行和~n-1列 int i, j; for(i = 0; i < n; i++) for(j = 0; j < n; j++) cin >> a[i][(793点数解答 | 2024-12-24 19:13:59)115
- 题目:身体质量指数(BMI) 描述:身体质量指数BMI= 体重/ (身高*身高), 体重的单位是千克,身高的单位是米。 按照《军队院校军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军队院校学员的身体质量指数(BMI) 标准范围为: 18.5<=BMI<=25.9 符合上述标准的为合格。 现编写程序从键盘输入学员人数,以及每个学员的体重和身高,统计符合标准 的总人数并输出。 例: 输入: 3 70 1.8 50 1.7 75 1.75 输出: BMI合格的人数为 2 --------------------------------------------------------- 注意:部分源程序给出如下。请勿改动其它函数中的任何内容, 仅在Program与End注释标志之间填入所编写的若干语句。 输入和输出格式严格按照示例,否则影响得分。 ---------------------------------------------------(137点数解答 | 2025-04-15 11:10:36)118
- 一、试编写以下类(请注意各成员的权限修饰符,请尝试测试各权限修饰符的作用): 1.建包gc,有以下两个类: (1)公共测试类test_inherit,要求: 生成一个教师:张老师,35岁,女,副教授,打印输出其信息;修改职称为“教授”,再输出信息 生成一个学生:张恒,19岁,男,工程技术学院,打印输出其信息;修改school为“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并再次输出信息。 (2)父类person:姓名、年龄、性别(思考1:如果不允许将属性设置为public,那么此处设置为何种权限比较合适;思考2:将属性设置成私有的是否合适?)。 方法: ① 构造方法:要求:两个。一个无形参;一个有形参,利用形参为其成员赋值。 ② 设置及获取姓名、年龄、性别的方法。 ③ 方法info():打印输出姓名、年龄、性别的方法。 2.包gc.zg,有类teacher:继承自person,增加私有成员变量“职称”rank。 方法: ① 构造方法:为姓名、年龄、性别、职称赋值。 ② 重写父类方法info:打印输出教师的所有信息,其中姓名、年龄和性别可调用父类的info()方法,体会继承的好处。(思考:该方(745点数解答 | 2024-10-16 18:40:42)257
- 用c写一个代码,要求:本题要求格式化输入数据三个数据,第一个是整数,第二个是实数,第三个是一个字符。然后格式化输出这三个数据。 输入格式: 在一行输入三个数据,a是整数,b是实数,c是字符。格式为: a=整数,b=实数:c=字符。 输出格式: 输出为a=整数,b=实数,c=字符 。其中整数的宽度为10,左对齐,并且数字的前面带正负号;实数的宽度为20,其中小数3位;字符不做特别要求。 输入样例: a=3,b=5.5:c=a 输出样例: a=+3 ,b= 5.500,c=a(103点数解答 | 2024-10-24 11:12:53)234
- 1—create tree; 2—inorder; 3—postorder; 4—high; 5—ancent; 6—clear tree; 7—exit. 输入“1”后,提示输入二叉树的扩充先序序列,“空”可以使用一个特殊字符代表,用输入的序列构造好二叉树。 输入“2”后,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中序遍历,打印出二叉树的中序序列。 输入“3”后,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后序遍历,打印出二叉树的后序序列。 输入“4”后,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某种遍历操作,计算出各结点的高度,并打印出各结点的高度。 输入“5”后,提示输入某结点的名字,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某种遍历操作,找出输入结点的所有祖先,并将该结点祖先打印出来。 输入“6”后,将二叉树各结点的内存释放,变成一棵空树。 输入“7”后,退出程序。 对于“1~6”的操作,执行完后,要返回主程序,打印出主提示,以便进行下一步操作。(848点数解答 | 2024-12-21 16:32:3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