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语言写,当采用可变分区分配方案对512kb的内存进行管理时,要求输入多个进程已经占用分区信息、多个进程内存回收信息,输出显示空闲分区的个数。第一行是一个整数n(10>n>0),表示n个进程已经占用分区;第二行是2n个整数,以空格作为分隔,依次按地址递增对应第一行n个进程(进程编号依次为p1、p2、p3……pn,p为小写字母)已经占用分区的起始地址和存储容量(单位为kb)。第三行是一个字符串,用进程编号表示所回收的进程,编号之间用空格作为分隔符。输出一个整数表示回收后空闲分区的个数,若有回收的进程不存在,则输出”false”(不含双引号,所有字母皆为小写)


以下是用 C 语言实现的代码: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 定义分区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Partition { int start; // 起始地址 int size; // 容量 } Partition; // 初始化分区数组 Partition* initPartitions(int n) { Partition* partitions = (Partition*)malloc(n * sizeof(Partition)); if (partitions == NULL) { printf("内存分配失败\n"); return NULL; } return partitions; } // 释放分区数组内存 void freePartitions(Partition* partitions, int n) { free(partitions); } // 打印空闲分区个数 void printFreePartitionCount(int count) { printf("%d\n", count); } // 回收进程占用的分区 int recyclePartition(Partition* partitions, int n, char* recycleProcesses) { int count = 0; // 空闲分区个数 char* token = strtok(recycleProcesses, " "); while (token!= NULL) { int found = 0; // 标记是否找到要回收的进程 for (int i = 0; i < n; i++) { if (partitions[i].start == 0 && partitions[i].size == 0) { continue; // 跳过已回收的分区 } if (strcmp(token, "p") == 0 + i + 1) { // 比较进程编号 partitions[i].start = 0; partitions[i].size = 0; found = 1; break; } } if (!found) { return -1; // 回收的进程不存在 } token = strtok(NULL, " "); } // 计算空闲分区个数 for (int i = 0; i < n; i++) { if (partitions[i].start == 0 && partitions[i].size == 0) { count++; } } return count; } int main() { int n; scanf("%d", &n); Partition* partitions = initPartitions(n); for (int i = 0; i < n; i++) { scanf("%d %d", &partitions[i].start, &partitions[i].size); } char recycleProcesses[100]; scanf("%s", recycleProcesses); int freeCount = recyclePartition(partitions, n, recycleProcesses); if (freeCount == -1) { printf("false\n"); } else { printFreePartitionCount(freeCount); } freePartitions(partitions, n); return 0; } ``` 额外需要注意的逻辑点: 1. 输入数据的合法性检查,比如起始地址和存储容量是否为正数。 2. 处理回收进程不存在的情况,确保输出的结果准确。 3. 对于分区的合并操作,如果相邻分区都空闲,考虑进行合并以优化内存管理。 [2024-11-21 16:41:39 | AI写代码神器 | 721点数解答]
- 如下图,p1口(p1.0~p1.7)接了8个开关,p2口(p2.0~p2.7)接了8个发光二极管led,p3.3(/int1)外接消抖电路用于产生中断请求信号,当消抖电路的开关来回拔动一次将产生一个下降沿信号,通过p3.3(/int1)向cpu申请中断。要求:初始时发光二极管全黑,每中断一次,p1.0~p1.7所接的开关状态反映到p2.0~p2.7所接的8个发光二极管上,且要求开关合上的对应发光二极管闪烁5次后常亮(约1秒闪一次),开关断开的对应发光二极管熄灭。试编程实现之。(421点数解答 | 2024-11-11 12:43:19)136
- 如下图,p1口(p1.0~p1.7)接了8个开关,p2口(p2.0~p2.7)接了8个发光二极管led,p3.3(/int1)外接消抖电路用于产生中断请求信号,当消抖电路的开关来回拔动一次将产生一个下降沿信号,通过p3.3(/int1)向cpu申请中断。要求:初始时发光二极管全黑,每中断一次,p1.0~p1.7所接的开关状态反映到p2.0~p2.7所接的8个发光二极管上,且要求开关合上的对应发光二极管闪烁5次后常亮(约1秒闪一次),开关断开的对应发光二极管熄灭。(1343点数解答 | 2024-11-11 19:35:36)230
- p1口(p1.0~p1.7)接了8个开关,p2口(p2.0~p2.7)接了8个发光二极管led,p3.3(/int1)外接消抖电路用于产生中断请求信号,当消抖电路的开关来回拔动一次将产生一个下降沿信号,通过p3.3(/int1)向cpu申请中断。要求:初始时发光二极管全黑,每中断一次,p1.0~p1.7所接的开关状态反映到p2.0~p2.7所接的8个发光二极管上,且要求开关合上的对应发光二极管闪烁5次后常亮(约1秒闪一次),开关断开的对应发光二极管熄灭。使用c52编程(1029点数解答 | 2024-11-11 19:37:19)192
- p1口(p1.0~p1.7)接了8个开关,p2口(p2.0~p2.7)接了8个发光二极管led,p3.3(/int1)外接消抖电路用于产生中断请求信号,当消抖电路的开关来回拔动一次将产生一个下降沿信号,通过p3.3(/int1)向cpu申请中断。要求:初始时发光二极管全黑,每中断一次,p1.0~p1.7所接的开关状态反映到p2.0~p2.7所接的8个发光二极管上,且要求开关合上的对应发光二极管闪烁5次后常亮(约1秒闪一次),开关断开的对应发光二极管熄灭。使用c51编程(1077点数解答 | 2024-11-11 19:37:27)220
- 请使用python编程为data={'莱科宁': '236 - 编号:51', '汉密尔顿': '358 - 编号:55', '维泰尔': '294 - 编号:34', '维斯塔潘': '216 - 编号:10', '博塔斯': '227 - 编号:46'}对积分进行排名(182点数解答 | 2024-10-20 16:16:44)153
- 一个 5×6 的迷宫样例如下: 要求给出从起点(1,1)到终点(3,4)的路径。 为了处理方便,保证最外圈全都为障碍物。 扩展到一般情况,一个 m×n 的迷宫,要求输出从起点(1,1)到终点(m-2,n-2)的路径。 测试实例保证路径是唯一的。 该题要求自行设计一个栈来做。如果设计的是顺序栈,则保证栈的大小不超过 200 个元素。 输入 第一行为两个整数 m 和 n,表示 m×n 的迷宫。 接下来有 m 行,每行有 n 个数(n 个数之间用空格间隔,值 = 0 表示可以通行,值 = 1 表示为障碍物) 输出 输出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每个坐标占一行,坐标间的行号和列号用一个空格间隔。具体格式可参考样例。c++ 源代码(732点数解答 | 2024-11-03 02:34:53)306
- 。matlab实现 已知多项式₁₂²₃²p₁(x)=3x+2,p₂(x)=5x²−x+2,p₃(x)=x²−0.5,求₁₂₃。(1)p(x)=p₁(x)p₂(x)p₃(x)。(2)p(x)=0的全部根。(3) 计算xi=0.2i(i=0,1,2,…,10)各点上的p(xᵢ)。(661点数解答 | 2024-11-08 08:39:04)168
- matlab已知多项式p₁(x)=3x+2,p₂(x)=5x²−x+2,p₃(x)=x²−0.5,求(1)p(x)=p₁(x)p₂(x)p₃(x)。(2)p(x)=0的全部根。(3) 计算xi=0.2i(i=0,1,2,…,10)各点上的p(xᵢ)。包括运行结果(824点数解答 | 2024-11-08 08:44:22)226
- c++ 【题目描述】 输入一个整数n (保证范围在0 到25 之间),表示一个人的年龄。 如果n 在0∼3 的范围内,输出"infant"。 如果n 在4∼12 的范围内,输出"child"。 如果n 在13∼18 的范围内,输出"youngster"。 如果n 在19∼25 的范围内,输出"youth"。 【输入】 一个整数(范围在0 到25 之间)。 【输出】 一个英文单词,如题目描述所述。 【输入样例】 3 【输出样例】 infant(224点数解答 | 2025-02-28 11:15:18)143
- c++ 【题目描述】 输入一个整数n (保证范围在0 到25 之间),表示一个人的年龄。 如果n 在0∼3 的范围内,输出"infant"。 如果n 在4∼12 的范围内,输出"child"。 如果n 在13∼18 的范围内,输出"youngster"。 如果n 在19∼25 的范围内,输出"youth"。 【输入】 一个整数(范围在0 到25 之间)。 【输出】 一个英文单词,如题目描述所述。 【输入样例】 3 【输出样例】 infant(307点数解答 | 2025-02-28 11:29:56)255
- c++描述 一天,一个画家在森林里写生,突然爆发了山洪,他需要尽快返回住所中,那里是安全的。 森林的地图由R行C列组成,空白区域用点“.”表示,洪水的区域用“*”表示,而岩石用“X”表示,另画家的住所用“D”表示,画家用“S”表示。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每一分钟画家能向四个方向移动一格(上、下、左、右)。 2.每一分钟洪水能蔓延到四个方向的相邻格子(空白区域)。 3.洪水和画家都不能通过岩石区域。 4.画家不能通过洪水区域(同时也不行,即画家不能移到某个格子,该格子在画家达到的同时被洪水蔓延到了,这也是不允许的)。 5. 洪水蔓不到画家的住所。 给你森林的地图,编写程序输出最少需要花费多长时间才能从开始的位置赶回家中。 输入描述 输入第一行包含两个整数R和C(R,C<=50)。 接下来R行每行包含C个字符(“.”、“*”、“X”、“D”或“S”)。 地图保证只有一个“D”和一个“S”。 输出描述 输出画家最快安全到达住所所需的时间,如果画家不可能安全回家则输出“KAKTUS”。 用例输入 1 3 3 D.* ... .S. 用例输出 1 (1384点数解答 | 2025-03-16 17:33:49)231
- 用字典保存已有好友通讯录信息,键为姓名,值为由电话和地址组成的列表。 如:{“小明”:[“001”,”广州’了 通过莱单提示用户对好友通讯录信息循环进行增删改查操作,根据用户选择的处理方式来进行针对性的好友信息管理。其中: 1) 输入数字1,添加好友,输入要添加的好友姓名,电话,地址。首先检查好友是否已经在通讯录中,如果已经存在,输出“用户已存在”,如果不在,添加到通讯录中。(输入信息可以用逗号或空格分隔,用宇符串 splitq方法分隔,形成如下形式的列表i姓名”,”电话”,”地址”了),然后从列表中取出相应信息组成字典的键值对形式,添加到字典中。) (2)输入数字2,删除好友,输入要删除的好友姓名,如果存在则删除,如果不存在,输出“用户不存在。” (3) 输入数字 了,修改好友信息,输入要修改的好友姓名、电话和地址。如果不存在,输出“用户不存在。”,如果存在,更新好友的电话和地址信息。 (4)输入数宇 4,查询好友信息,输入要查询的好友姓名,如果存在则输出好友电话和地址,如果不存在提示“用户不存在。” (5)输入数字 5,退出循环,结束程序(1248点数解答 | 2024-04-23 17:34:2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