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内容:(1)用直接插入排序方法进行排序;(2)冒泡排序方法进行排序。 实训目的:(1)熟悉并掌握各种排序方法的设计思路;(2)掌握各种具体排序算法在计算机上的实现。 2. 实施步骤及内容 【问题描述】 对成绩排名,给出学生成绩表,由学号、姓名和各门成绩组成,运用排序算法实现排名。要求:(1)先按总分高低排序,总分高在前; (2)总分相同,数学成绩高在前; (3)总分与数学相同,英语高在前; (4)总分数学英语都相同,学号小在前。


以下是用 Python 实现上述排序需求的代码: ```python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 student_id, name, total_score, math_score, english_score): self.student_id = student_id self.name = name self.total_score = total_score self.math_score = math_score self.english_score = english_score def insertion_sort(students): """ 直接插入排序函数 :param students: 学生对象列表 :return: 排序后的学生对象列表 """ for i in range(1, len(students)): key = students[i] j = i - 1 while j >= 0 and (key.total_score > students[j].total_score or (key.total_score == students[j].total_score and (key.math_score > students[j].math_score or (key.math_score == students[j].math_score and (key.english_score > students[j].english_score or (key.english_score == students[j].english_score and key.student_id < students[j].student_id))))): students[j + 1] = students[j] j -= 1 students[j + 1] = key def bubble_sort(students): """ 冒泡排序函数 :param students: 学生对象列表 :return: 排序后的学生对象列表 """ n = len(students) for i in range(n): for j in range(0, n - i - 1): if (students[j].total_score < students[j + 1].total_score or (students[j].total_score == students[j + 1].total_score and (students[j].math_score < students[j + 1].math_score or (students[j].math_score == students[j + 1].math_score and (students[j].english_score < students[j + 1].english_score or (students[j].english_score == students[j + 1].english_score and students[j].student_id > students[j + 1].student_id))))): students[j], students[j + 1] = students[j + 1], students[j] # 测试数据 students = [ Student(1, "Alice", 85, 70, 80), Student(2, "Bob", 90, 85, 75), Student(3, "Charlie", 85, 80, 70), Student(4, "David", 90, 85, 80), Student(5, "Eve", 85, 70, 85) ] # 直接插入排序 insertion_sort(students) print("直接插入排序结果:") for student in students: print(f"学号:{student.student_id},姓名:{student.name},总分:{student.total_score}") # 冒泡排序 students = [ Student(1, "Alice", 85, 70, 80), Student(2, "Bob", 90, 85, 75), Student(3, "Charlie", 85, 80, 70), Student(4, "David", 90, 85, 80), Student(5, "Eve", 85, 70, 85) ] bubble_sort(students) print("冒泡排序结果:") for student in students: print(f"学号:{student.student_id},姓名:{student.name},总分:{student.total_score}") ``` 额外需要注意的逻辑点: 1. 比较条件的逻辑要清晰准确,确保能够按照题目要求的优先级进行排序。 2. 对于学生对象的属性操作要小心,避免错误修改或访问不存在的属性。 3. 在实现排序算法时,要注意边界情况,比如列表为空或只有一个元素的情况。 [2024-11-26 10:24:04 | AI写代码神器 | 895点数解答]
- c语音 定义一个结构体student,其中包含的成员为char no[10];char name[10];float score。设有5个学生,从键盘输入其信息,按成绩的升序排序。并输出这5个学生排序后的信息。 输入格式: "%s%s%f" 输出格式: "请输入第%d位同学的信息:姓名 学号 成绩\n" "%s,%s,%.0f\n" 输入样例: 张三 10001 98↙ 李四 10002 100↙ 王五 10003 95↙ 赵六 10004 99↙ 钱七 10005 93↙ 输出样例: 请输入第1位同学的信息:姓名 学号 成绩↙ 请输入第2位同学的信息:姓名 学号 成绩↙ 请输入第3位同学的信息:姓名 学号 成绩↙ 请输入第4位同学的信息:姓名 学号 成绩↙ 请输入第5位同学的信息:姓名 学号 成绩↙ 钱七,10005,93↙ 王五,10003,95↙ 张三,10001,98↙ 赵六,10004,99↙ 李四,10002,100↙(373点数解答 | 2024-10-30 00:37:20)264
- 定义一个结构体student,其中包含的成员为char no[10];char name[10];float score。设有5个学生,从键盘输入其信息,按成绩的升序排序。并输出这5个学生排序后的信息。 输入格式: "%s%s%f" 输出格式: "请输入第%d位同学的信息:姓名 学号 成绩\n" "%s,%s,%.0f\n" 输入样例: 张三 10001 98 李四 10002 100 王五 10003 95 赵六 10004 99 钱七 10005 93 输出样例: 请输入第1位同学的信息:姓名 学号 成绩 请输入第2位同学的信息:姓名 学号 成绩 请输入第3位同学的信息:姓名 学号 成绩 请输入第4位同学的信息:姓名 学号 成绩 请输入第5位同学的信息:姓名 学号 成绩 钱七,10005,93 王五,10003,95 张三,10001,98 赵六,10004,99 李四,10002,100(354点数解答 | 2024-10-30 18:45:58)203
- c语言定义一个结构体student,其中包含的成员为char no[10];char name[10];float score。设有5个学生,从键盘输入其信息,按成绩的升序排序。并输出这5个学生排序后的信息。 输入格式: "%s%s%f" 输出格式: "请输入第%d位同学的信息:姓名 学号 成绩\n" "%s,%s,%.0f\n" 输入样例: 张三 10001 98↙ 李四 10002 100↙ 王五 10003 95↙ 赵六 10004 99↙ 钱七 10005 93↙ 输出样例: 请输入第1位同学的信息:姓名 学号 成绩↙ 请输入第2位同学的信息:姓名 学号 成绩↙ 请输入第3位同学的信息:姓名 学号 成绩↙ 请输入第4位同学的信息:姓名 学号 成绩↙ 请输入第5位同学的信息:姓名 学号 成绩↙ 钱七,10005,93↙ 王五,10003,95↙ 张三,10001,98↙ 赵六,10004,99↙ 李四,10002,100↙(373点数解答 | 2024-10-31 19:49:58)191
- c语音定义一个结构体student,其中包含的成员为char no[10];char name[10];float score。设有5个学生,从键盘输入其信息,按成绩的升序排序。并输出这5个学生排序后的信息。 输入格式: "%s%s%f" 输出格式: "请输入第%d位同学的信息:姓名 学号 成绩\n" "%s,%s,%.0f\n" 输入样例: 张三 10001 98↙ 李四 10002 100↙ 王五 10003 95↙ 赵六 10004 99↙ 钱七 10005 93↙ 输出样例: 请输入第1位同学的信息:姓名 学号 成绩↙ 请输入第2位同学的信息:姓名 学号 成绩↙ 请输入第3位同学的信息:姓名 学号 成绩↙ 请输入第4位同学的信息:姓名 学号 成绩↙ 请输入第5位同学的信息:姓名 学号 成绩↙ 钱七,10005,93↙ 王五,10003,95↙ 张三,10001,98↙ 赵六,10004,99↙ 李四,10002,100↙(326点数解答 | 2025-01-01 20:11:47)181
- 用SQL语言设计:输出每门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最高分及以及其获得者的学号4列。有学生表:学号,姓名。成绩表:学号,教师号,课程号,成绩。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627点数解答 | 2025-05-22 16:44:38)60
- 某中学对学生的附加科目进行能力测试,并按以下标准统计学科等级水平。 (1)生物和科学两门课都达到60分,并且总分达到300分为及格; (2)每门课达到85分,并且总分达到425分为优秀; (3)总分不到250分或有任意一门课不到60分,为不及格。 请从score.txt文件中读取学生成绩数据,判定等级并写入level.txt文件中。 1)score.txt 文件中数据组织形式:文件中的第一行是数据标签,数据从第二行开始,空格间 隔),例 学号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生物 科学 001 赵晨 85 78 99 70 60 …… 2)level.txt 文件中数据组织形式:文件中的第一行是数据标签,数据从第二行开始,空格间 隔),例 学号 姓名 总成绩 达标 001 …… 赵晨 392 及格(573点数解答 | 2024-06-22 23:14:14)239
- 要求:使用元组和字典管理学生信息。(1)创建包含学生信息的元组(学号, 姓名)(2)使用字典存储每个学生三门课程的成绩,格式为 {学号: [数学, 英语, Python]}(3)输入学号可查询学生姓名和平均分(4)统计全班每门课程的最高分和最低分(5)使用集合自动排除重复的学号输入。(902点数解答 | 2025-04-20 17:55:36)59
- java定义并测试一个名为student的类,包括属性有“学号” “姓名”,以及3门课程“数学” “英语” “计算机”的成绩,包括的方法有计算3门课程的“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2332点数解答 | 2024-03-12 10:23:27)211
- (1)设计pci抽象类,接口内有约定设备启动的start()方法、约定设备关闭的stop()方法 (2)设计描述显卡的displaycard类、描述声卡的soundcard类和描述网卡的netcard类,这三个都是pci的子类,因此具有了pci接口中声明的设备启动start方法和设备关闭stop方法 (3)设计描述主板的mainboard类,该类中有一个pci类型的数组,描述主板提供的5个插槽,有一个add(pci device)方法,实现向主板插入指定pci设备device,有一个run()方法,实现依次启动主板上的所有pci设备,有一个stop()方法,实现依次关闭主板上所有pci设备 (4)设计计算机类computer类,该类有一个私有的mainboard类型的成员变量cmb, 有一个start()方法,实现开机、运行主板设备的功能;有一个stop()方法,实现关机,停止主板设备的功能 (5)设计computertest主类,在main方法中,创建computer类型的对象com,并通过方法调用模拟启动计算机,关闭计算机操作。(716点数解答 | 2024-12-08 23:38:38)188
- 模拟实现如下情形:计算机包括主板,主板上有5个pci插槽,可插装显卡、声卡、网卡等pci设备。主板启动时,依次启动主板上的各个pci设备,关机时,依次关闭主板上的各个pci设备。 (1)设计pci抽象类,接口内有约定设备启动的start()方法、约定设备关闭的stop()方法 (2)设计描述显卡的displaycard类、描述声卡的soundcard类和描述网卡的netcard类,这三个都是pci的子类,因此具有了pci接口中声明的设备启动start方法和设备关闭stop方法 (3)设计描述主板的mainboard类,该类中有一个pci类型的数组,描述主板提供的5个插槽,有一个add(pci device)方法,实现向主板插入指定pci设备device,有一个run()方法,实现依次启动主板上的所有pci设备,有一个stop()方法,实现依次关闭主板上所有pci设备 (4)设计计算机类computer类,该类有一个私有的mainboard类型的成员变量cmb, 有一个start()方法,实现开机、运行主板设备的功能;有一个stop()方法,实现关机,停止主板设备的功能 (5)设计co(637点数解答 | 2024-12-09 08:31:54)158
- 设计内容及要求:学生信息要求:不少于2个班级,每个班级不少于10位学生,格式如下:学号(10位,如2023030201) 、姓名、性别、班级、数据结构、linux编程基础、python程序设计。学生数据存储到文件中(也可以使用数据库),示例如下: 序号 学号 姓名 性别 班级 数据结构 linux编程基础 python程序设计 备注 1 2023300201 张三 男 计科1班 90 88 85 2 2023300202 李丽 女 计科2班 85 76 80 实习功能如下: (1)按班级顺序输出学生信息列表; (2)创建:插入一条学生信息,并输出验证是否插入成功; (3)删除:按学号删除一条学生记录,并输出验证是否删除成功; (4)修改:修改某位学生的课程成绩,并验证是否修改成功; (5)查找:按照学生姓名查找学生某门课程成绩并输出显示; (6)排序:要体现不少于两种排序算法 (a)统计每个学生的总分,按总分降序输出; (b)统计每个学生的平均分,按平均分增序输出; (c)统计每个班中总分前三名和后三名,并输出; (7)退出程序,用c语言写(2547点数解答 | 2024-12-15 22:08:58)224
- 设计内容及要求:学生信息要求:不少于2个班级,每个班级不少于10位学生,格式如下:学号(10位,如2023030201) 、姓名、性别、班级、数据结构、linux编程基础、python程序设计。学生数据存储到文件中(也可以使用数据库),示例如下: 序号 学号 姓名 性别 班级 数据结构 linux编程基础 python程序设计 备注 1 2023300201 张三 男 计科1班 90 88 85 2 2023300202 李丽 女 计科2班 85 76 80 实习功能如下: (1)按班级顺序输出学生信息列表; (2)创建:插入一条学生信息,并输出验证是否插入成功; (3)删除:按学号删除一条学生记录,并输出验证是否删除成功; (4)修改:修改某位学生的课程成绩,并验证是否修改成功; (5)查找:按照学生姓名查找学生某门课程成绩并输出显示; (6)排序:要体现不少于两种排序算法 (a)统计每个学生的总分,按总分降序输出; (b)统计每个学生的平均分,按平均分增序输出; (c)统计每个班中总分前三名和后三名,并输出; (7)退出程序,用c语言写,给出完整的代码(6408点数解答 | 2024-12-15 22:10:0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