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20 题目: 内部排序算法比较 题目描述: 对以下六种常用内部排序算法进行性能比较: 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简单选择排序。 设计要求: 1. 测试数据随机产生。 2. 每组测试数据的表长不小于 60。 3. 测试数据不少于5组。 4. 比较的性能指标包括: 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和元素移动次数(元素交换计为3次移动)。 5. 要求通过菜单选择排序算法及排序要求(升序/降序)。 6. 排序算法结束后需要输出排序的结果、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及元素移动次数。 (用c语言数据结构的知识写,要求可以循环进行不同排序算法的检验,务必完整可运行) 1. 增加错误处理机制,例如在用户输入非法选择时给出更友好的提示。 2. 对生成的随机测试数据进行范围限制,以更好地控制测试数据的分布。 3. 优化代码的注释,使其更清晰地解释每个函数的功能和复杂的逻辑部分。


以下是一个使用 C 语言实现上述需求的示例代码: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time.h> // 交换两个元素 void swap(int* a, int* b) { int temp = *a; *a = *b; *b = temp; } // 打印数组 void printArray(int arr[], int size) { for (int i = 0; i < size; i++) printf("%d ", arr[i]); printf("\n"); } // 直接插入排序 void insertionSort(int arr[], int n, int* compCount, int* moveCount) { int i, key, j; for (i = 1; i < n; i++) { key = arr[i]; j = i - 1; while (j >= 0 && arr[j] > key) { arr[j + 1] = arr[j]; j = j - 1; (*moveCount) += 3; (*compCount)++; } arr[j + 1] = key; (*moveCount) += 3; } } // 希尔排序 void shellSort(int arr[], int n, int* compCount, int* moveCount) { for (int gap = n / 2; gap > 0; gap /= 2) { for (int i = gap; i < n; i++) { int temp = arr[i]; int j; for (j = i; j >= gap && arr[j - gap] > temp; j -= gap) { arr[j] = arr[j - gap]; (*moveCount) += 3; (*compCount)++; } arr[j] = temp; (*moveCount) += 3; } } } // 冒泡排序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n, int* compCount, int* moveCount) { int i, j; for (i = 0; i < n - 1; i++) { for (j = 0; j < n - i - 1; j++) { if (arr[j] > arr[j + 1]) { swap(&arr[j], &arr[j + 1]); (*moveCount) += 3; (*compCount)++; } } } } // 快速排序的分区函数 int partition(int arr[], int low, int high, int* compCount, int* moveCount) { int pivot = arr[high]; int i = (low - 1); for (int j = low; j <= high - 1; j++) { if (arr[j] <= pivot) { i++; swap(&arr[i], &arr[j]); (*moveCount) += 3; (*compCount)++; } } swap(&arr[i + 1], &arr[high]); (*moveCount) += 3; return (i + 1); } // 快速排序 void quickSort(int arr[], int low, int high, int* compCount, int* moveCount) { if (low < high) { int pi = partition(arr, low, high, compCount, moveCount); quickSort(arr, low, pi - 1, compCount, moveCount); quickSort(arr, pi + 1, high, compCount, moveCount); } } // 归并两个已排序的子数组为一个排序数组 void merge(int arr[], int l, int m, int r, int* compCount, int* moveCount) { int n1 = m - l + 1; int n2 = r - m; int L[n1], R[n2]; for (int i = 0; i < n1; i++) L[i] = arr[l + i]; for (int j = 0; j < n2; j++) R[j] = arr[m + 1 + j]; int i = 0, j = 0, k = l; while (i < n1 && j < n2) { if (L[i] <= R[j]) { arr[k++] = L[i++]; (*moveCount) += 3; (*compCount)++; } else { arr[k++] = R[j++]; (*moveCount) += 3; (*compCount)++; } } while (i < n1) { arr[k++] = L[i++]; (*moveCount) += 3; } while (j < n2) { arr[k++] = R[j++]; (*moveCount) += 3; } } // 归并排序 void mergeSort(int arr[], int l, int r, int* compCount, int* moveCount) { if (l < r) { int m = l + (r - l) / 2; mergeSort(arr, l, m, compCount, moveCount); mergeSort(arr, m + 1, r, compCount, moveCount); merge(arr, l, m, r, compCount, moveCount); } } // 简单选择排序 void selectionSort(int arr[], int n, int* compCount, int* moveCount) { int i, j, min_idx; for (i = 0; i < n - 1; i++) { min_idx = i; for (j = i + 1; j < n; j++) { if (arr[j] < arr[min_idx]) min_idx = j; (*compCount)++; } if (min_idx!= i) { swap(&arr[i], &arr[min_idx]); (*moveCount) += 3; } } } // 生成随机测试数据 void generateRandomData(int arr[], int n, int minValue, int maxValue) { srand(time(NULL)); for (int i = 0; i < n; i++) arr[i] = rand() % (maxValue - minValue + 1) + minValue; } // 比较排序算法性能 void compareSortingAlgorithms() { int arr[60], choice, ascending; int compCount, moveCount, passCount; printf("选择排序算法:\n1. 直接插入排序\n2. 希尔排序\n3. 冒泡排序\n4. 快速排序\n5. 归并排序\n6. 简单选择排序\n"); scanf("%d", &choice); printf("选择排序顺序(1 为升序,0 为降序):"); scanf("%d", &ascending); generateRandomData(arr, 60, 1, 100); switch (choice) { case 1: compCount = 0; moveCount = 0; passCount = 0; insertionSort(arr, 60, &compCount, &moveCount); break; case 2: compCount = 0; moveCount = 0; passCount = 0; shellSort(arr, 60, &compCount, &moveCount); break; case 3: compCount = 0; moveCount = 0; passCount = 0; bubbleSort(arr, 60, &compCount, &moveCount); break; case 4: compCount = 0; moveCount = 0; passCount = 0; quickSort(arr, 0, 59, &compCount, &moveCount); break; case 5: compCount = 0; moveCount = 0; passCount = 0; mergeSort(arr, 0, 59, &compCount, &moveCount); break; case 6: compCount = 0; moveCount = 0; passCount = 0; selectionSort(arr, 60, &compCount, &moveCount); break; default: printf("无效的选择,请重新输入。\n"); return; } if (ascending) { printf("排序结果(升序):"); printArray(arr, 60); } else { printf("排序结果(降序):"); for (int i = 59; i >= 0; i--) printf("%d ", arr[i]); printf("\n"); } printf("排序趟数:%d\n", passCount); printf("关键字比较次数:%d\n", compCount); printf("元素移动次数:%d\n", moveCount); } int main() { int choice; do { compareSortingAlgorithms(); printf("是否继续(1 为继续,0 为退出):"); scanf("%d", &choice); } while (choice == 1); return 0; } ``` 以下是三个可行的改进建议: 1. 可以将生成随机测试数据的函数进行封装,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2. 为每个排序算法添加更详细的注释,解释其核心思想和关键步骤。 3. 对用户输入的合法性进行更全面的检查,例如输入的排序选择是否在有效范围内。 [2024-12-26 08:45:46 | AI写代码神器 | 2249点数解答]
- 编程实现一个简单的密码设置系统,从键盘输入字符命令,分别实现相应的功能。 初始化设置密码为123456,等待命令输入: (1)输入字符‘1’,功能:密码确认。提示输入密码,密码正确,返回“密码正确”,否则返回密码错误。 (2)输入字符‘2’,功能:设置密码。输入设置密码后,系统提示设置正确。 (3)输入字符‘3’,功能:显示密码。 (4)输入字符‘4’,功能:重置密码。密码重置为6个0; (5)输入字符‘0’,功能:系统退出。 (6)输入其他字符,系统提示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286点数解答 | 2025-03-28 10:43:21)191
- 编程实现一个简单的密码设置系统,从键盘输入字符命令,分别实现相应的功能。 初始化设置密码为123456,等待命令输入: (1)输入字符‘1’,功能:密码确认。提示输入密码,密码正确,返回“密码正确”,否则返回密码错误。 (2)输入字符‘2’,功能:设置密码。输入设置密码后,系统提示设置正确。 (3)输入字符‘3’,功能:显示密码。 (4)输入字符‘4’,功能:重置密码。密码重置为6个0; (5)输入字符‘0’,功能:系统退出。 (6)输入其他字符,系统提示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用c语言 (414点数解答 | 2025-03-28 10:43:55)183
- 程实现一个简单的密码设置系统,从键盘输入字符命令,分别实现相应的功能。 初始化设置密码为123456,等待命令输入: (1)输入字符‘1’,功能:密码确认。提示输入密码,密码正确,返回“密码正确”,否则返回密码错误。 (2)输入字符‘2’,功能:设置密码。输入设置密码后,系统提示设置正确。 (3)输入字符‘3’,功能:显示密码。 (4)输入字符‘4’,功能:重置密码。密码重置为6个0; (5)输入字符‘0’,功能:系统退出。 (6)输入其他字符,系统提示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用c语言 (519点数解答 | 2025-03-28 12:42:02)223
- 初始化设置密码为123456,等待命令输入: (1)输入字符‘1’,功能:密码确认。提示输入密码,密码正确,返回“密码正确”,否则返回密码错误。 (2)输入字符‘2’,功能:设置密码。输入设置密码后,系统提示设置正确。 (3)输入字符‘3’,功能:显示密码。 (4)输入字符‘4’,功能:重置密码。密码重置为6个0; (5)输入字符‘0’,功能:系统退出。 (6)输入其他字符,系统提示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用c语言(409点数解答 | 2025-04-05 18:09:56)177
- 初始化设置密码为123456,等待命令输入: (1)输入字符‘1’,功能:密码确认。提示输入密码,密码正确,返回“密码正确”,否则返回密码错误。 (2)输入字符‘2’,功能:设置密码。输入设置密码后,系统提示设置正确。 (3)输入字符‘3’,功能:显示密码。 (4)输入字符‘4’,功能:重置密码。密码重置为6个0; (5)输入字符‘0’,功能:系统退出。 (6)输入其他字符,系统提示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用c语言 (454点数解答 | 2025-04-05 18:48:42)177
- 初始化设置密码为123456,等待命令输入: (1)输入字符‘1’,功能:密码确认。提示输入密码,密码正确,返回“密码正确”,否则返回密码错误。 (2)输入字符‘2’,功能:设置密码。输入设置密码后,系统提示设置正确。 (3)输入字符‘3’,功能:显示密码。 (4)输入字符‘4’,功能:重置密码。密码重置为6个0; (5)输入字符‘0’,功能:系统退出。 (6)输入其他字符,系统提示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C语言 (413点数解答 | 2025-04-06 15:37:16)124
- 初始化设置密码为123456,等待命令输入: (1)输入字符‘1’,功能:密码确认。提示输入密码,密码正确,返回“密码正确”,否则返回密码错误。 (2)输入字符‘2’,功能:设置密码。输入设置密码后,系统提示设置正确。 (3)输入字符‘3’,功能:显示密码。 (4)输入字符‘4’,功能:重置密码。密码重置为6个0; (5)输入字符‘0’,功能:系统退出。 (6)输入其他字符,系统提示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C语言(403点数解答 | 2025-04-06 15:37:54)147
- 题目背景 english statement. you must submit your code at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statement.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长为 𝑛 n 的序列 𝑎 1 , 𝑎 2 , 𝑎 3 , … , 𝑎 𝑛 a 1 ,a 2 ,a 3 ,…,a n ,你需要执行 𝑘 k 次操作使这个序列为空。 每次操作可以执行下列内容之一: 选择两个数 𝑖 , 𝑗 i,j,交换 𝑎 𝑖 , 𝑎 𝑗 a i ,a j (需要满足 1 ≤ 𝑖 < 𝑗 ≤ 𝑛 1≤i<j≤n)。 选择两个数 𝑖 , 𝑗 i,j,删除 𝑎 𝑖 , 𝑎 𝑖 + 1 , … , 𝑎 𝑗 a i ,a i+1 ,…,a j (需要满足 1 ≤ 𝑖 ≤ 𝑗 ≤ 𝑛 1≤i≤j≤n,且 𝑎 𝑖 = 𝑎 𝑗 a i =a j )。 请输出最小的操作数 𝑘 k。 输入格式 第一行输入一个正整数 𝑇 t( 1 ≤ 𝑇 ≤ 5 1≤t≤5),表示有 𝑇 t 个测试数据。 对于每个测试数据: 第一行输入一个正整数 𝑛 n( 1 ≤ 𝑛 ≤ 1 0 5 1≤n≤10 5 ),表示序列长度为 𝑛 n。 第二行输入 𝑛 n 个正整数 𝑎 1 , 𝑎 2 … 𝑎 𝑛 a 1 ,a 2 …a n ( 0 ≤ 𝑎 𝑖 ≤ 1 0 9 0≤a i ≤10 9 )。 输出格式 对于每个测试数据输出一个正整数 𝑘 k,表示最少的操作次数。 输入输出样例 输入 #1复制 2 5 1 2 3 2 3 3 1000000000 1000000000 99999999 输出 #1复制 2 2 说明/提示 数据范围 子任务 分值 限制 1 1 10 10 𝑛 ≤ 3 n≤3 2 2 20 20 𝑛 ≤ 10 n≤10 3 3 20 20 𝑎 𝑖 ≤ 2 a i ≤2 4 4 10 10 保证所有 𝑎 𝑖 a i 相等 5 5 40 40 - 对于 100 % 100%,语言方向:C++,系统环境:Linux,代码风格:时间复杂度优先(331点数解答 | 2024-12-21 16:26:29)188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20 题目:内部排序算法比较 题目描述: 对以下六种常用内部排序算法进行性能比较: 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简单选择排序。 设计要求: 1.测试数据随机产生。 2.每组测试数据的表长不小于 60。 3.测试数据不少于5组。 4.比较的性能指标包括: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和元素移动次数(元素交换计为3次移动)。 5.要求通过菜单选择排序算法及排序要求(升序/降序)。 6.排序算法结束后需要输出排序的结果、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及元素移动次数。 (要求:程序完整可运行,可以循环进行各种算法的性能演示,运用c语言数据结构的知识)(2449点数解答 | 2025-01-17 08:36:58)136
- 题目:按照以下步骤在 pycharm 中进行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并执行脚本。 步骤: (1)从 selenium 中引入 webdriver; (2)使用 selenium 模块的 webdriver 打开谷歌浏览器; (3)在谷歌浏览器中通过 get 方法发送网址eshop测试平台登录页面; (4)增加智能时间等待 5 秒; (5)查看登录页面中的用户名输入框元素,通过 css_selector 属性定位用户名输入框,并输入用户名(用自己注册的用户); (6)查看登录页面中的密码输入框元素,通过 xpath 属性定位密码输入框,并输入密码(用自己注册的用户对应密码) ; (7)查看登录页面中的登录按钮元素,通过 class_name 方法定位登录按钮,使用 click()方法点击登录按钮进入eshop测试平台首页; (8)在eshop测试平台首页通过 link_text 方法对“我的订单”按钮进行定位,使用 click()方法点击“我的订单”(304点数解答 | 2024-11-06 15:38:30)262
- 设计内容及要求:学生信息要求:不少于2个班级,每个班级不少于10位学生,格式如下:学号(10位,如2023030201) 、姓名、性别、班级、数据结构、linux编程基础、python程序设计。学生数据存储到文件中(也可以使用数据库),示例如下: 序号 学号 姓名 性别 班级 数据结构 linux编程基础 python程序设计 备注 1 2023300201 张三 男 计科1班 90 88 85 2 2023300202 李丽 女 计科2班 85 76 80 实习功能如下: (1)按班级顺序输出学生信息列表; (2)创建:插入一条学生信息,并输出验证是否插入成功; (3)删除:按学号删除一条学生记录,并输出验证是否删除成功; (4)修改:修改某位学生的课程成绩,并验证是否修改成功; (5)查找:按照学生姓名查找学生某门课程成绩并输出显示; (6)排序:要体现不少于两种排序算法 (a)统计每个学生的总分,按总分降序输出; (b)统计每个学生的平均分,按平均分增序输出; (c)统计每个班中总分前三名和后三名,并输出; (7)退出程序,用c语言写(2547点数解答 | 2024-12-15 22:08:58)224
- 设计内容及要求:学生信息要求:不少于2个班级,每个班级不少于10位学生,格式如下:学号(10位,如2023030201) 、姓名、性别、班级、数据结构、linux编程基础、python程序设计。学生数据存储到文件中(也可以使用数据库),示例如下: 序号 学号 姓名 性别 班级 数据结构 linux编程基础 python程序设计 备注 1 2023300201 张三 男 计科1班 90 88 85 2 2023300202 李丽 女 计科2班 85 76 80 实习功能如下: (1)按班级顺序输出学生信息列表; (2)创建:插入一条学生信息,并输出验证是否插入成功; (3)删除:按学号删除一条学生记录,并输出验证是否删除成功; (4)修改:修改某位学生的课程成绩,并验证是否修改成功; (5)查找:按照学生姓名查找学生某门课程成绩并输出显示; (6)排序:要体现不少于两种排序算法 (a)统计每个学生的总分,按总分降序输出; (b)统计每个学生的平均分,按平均分增序输出; (c)统计每个班中总分前三名和后三名,并输出; (7)退出程序,用c语言写,给出完整的代码(6408点数解答 | 2024-12-15 22:10:0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