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就把它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 以下是用Python实现的冒泡排序代码: ```python def bubble_sort(arr): n = len(arr) # 遍历所有数组元素 for i in range(n): # 最后i个元素已经排好序,不需要再比较 for j in range(0, n - i - 1): # 如果当前元素大于下一个元素,则交换它们 if arr[j] > arr[j + 1]: arr[j], arr[j + 1] = arr[j + 1], arr[j] return arr # 测试 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 sorted_arr = bubble_sort(arr) print(sorted_arr) ``` 代码 1. `n = len(arr)`:获取数组的长度。 2. 外层循环`for i in range(n)`:控制排序的轮数,每一轮会将一个最大的元素放到正确的位置。 3. 内层循环`for j in range(0, n - i - 1)`: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顺序错误就交换它们。 4. `if arr[j] > arr[j + 1]:`:判断当前元素是否大于下一个元素,如果是则交换它们。 以下是用Java实现的冒泡排序代码: ```java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 { int n = arr.length; // 遍历所有数组元素 for (int i = 0; i < n; i++) { // 最后i个元素已经排好序,不需要再比较 for (int j = 0; j < n - i - 1; j++) { // 如果当前元素大于下一个元素,则交换它们 if (arr[j] > arr[j + 1]) {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 bubbleSort(arr);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 } ``` 代码 1. `int n = arr.length;`:获取数组的长度。 2. 外层循环`for (int i = 0; i < n; i++)`:控制排序的轮数,每一轮会将一个最大的元素放到正确的位置。 3. 内层循环`for (int j = 0; j < n - i - 1; j++)`: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顺序错误就交换它们。 4. `if (arr[j] > arr[j + 1])`:判断当前元素是否大于下一个元素,如果是则交换它们。 我在以往的开发过程中,碰到过以下几点需要格外小心处理的地方: 1. 内层循环的边界条件要注意,避免数组越界。 2. 对于已经排好序的数组,可以添加一个标志位来提前结束排序,提高效率。 3. 交换元素时要注意使用临时变量,避免数据丢失。 [2025-08-07 17:24:24 | AI写代码神器 | 809点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