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代码 AI
菜单
服务商

为什么python编写冒泡排序要用两次for循环

在 Python 中,冒泡排序使用两次 `for` 循环的主要原因如下: 外层的 `for` 循环用于控制排序的轮数。通常,对于一个包含 `n` 个元素的列表,需要进行 `n - 1` 轮比较才能完成排序。 内层的 `for` 循环用于每一轮中比较相邻的元素,并在需要时进行交换。它从列表的开头开始,逐对比较相邻的元素,一直比较到列表末尾减去当前轮数的位置。 通过这种双重循环的方式,能够确保在经过足够的轮数和每一轮的相邻元素比较交换后,列表最终按照升序(或降序)排列。 以下是一个冒泡排序的 Python 示例代码: ```python def bubble_sort(arr): n = len(arr) for i in range(n - 1): for j in range(0, n - i - 1): if arr[j] > arr[j + 1] : arr[j], arr[j + 1] = arr[j + 1], arr[j] # 测试示例 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 bubble_sort(arr) print("排序后的数组:", arr) ``` [2024-10-26 20:47:45 | AI写代码神器 | 293点数解答]

相关提问
实用工具查看更多
今日油价 [生活类]
图片互转base64 [开发类]
时间转换器 [开发类]
数独游戏 [娱乐类]
经典推箱子 [娱乐类]
AI摸鱼五子棋 [娱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