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应用层协议,用于在网络中传输超文本(例如网页)。HTTP请求和响应都是通过TCP/IP协议传输的。 以下是HTTP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的组成: HTTP请求报文: 1. 请求行:由HTTP方法(如GET、POST等)、请求的URI和HTTP协议的版本组成。 2. 请求头部:包含了一系列的头部字段,如Host、User-Agent、Accept、Content-Type、Content-Length等。这些字段提供了关于请求的更多信息。 3. 请求体:如果请求中包含了POST或PUT请求方法,那么会有一个请求体,包含了要
97 0防火墙是一种将内部网和公众访问网(如Internet)分开的方法,它实际上是一种建立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基础上的应用性安全技术,隔离技术。防火墙主要借助硬件和软件的作用于内部和外部网络的环境间产生一种保护的屏障,从而实现对计算机不安全网络因素的阻断。 防火墙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 访问控制:防火墙能够通过包过滤机制对网络间的访问进行控制,它按照网络管理员制定的访问规则,通过对比数据包中的标识信息,拦截不符合规则的数据包并将其丢弃。 2. 防御常见攻击:防火墙具有防御常见攻击的能力,它还能够扫描通过FTP上传与下载的文件或者电子邮件的附件,以发现其中包含的危险信息,也可以通过控
139 0Socket通常译作套接字,它是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一种机制,通过套接字可以实现不同主机之间的进程通信。 基于TCP协议的套接字通信流程如下: 1. 创建套接字:首先需要在程序中创建一个套接字,这个过程通常使用系统调用函数socket()来完成。 2. 绑定地址:创建好套接字后,需要将其绑定到一个本地地址上,这个过程使用系统调用函数bind()来完成。地址包括IP地址和端口号。 3. 监听连接:当套接字绑定好地址后,需要开始监听来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这个过程使用系统调用函数listen()来完成。 4. 接受连接:当有客户端发起连接请求时,服务器端的套接字会收到一个连接请求,此时服务器端的套接
85 0`Expires` 和 `Cache-Control` 都是 HTTP 头字段,用于控制客户端浏览器对网页内容的缓存。它们的主要目标是减少不必要的网络传输,提高网页的加载速度。下面是它们各自的作用: 1. `Expires`: 这个头字段用于给出一个日期/时间,之后缓存的副本将不再有效,浏览器需要从服务器重新获取。例如,如果一个网页在2023年7月1日12:00PM过期,那么在此时间之前,浏览器可以直接使用本地缓存的版本,而不需要再次向服务器请求。如果时间超过了这个日期,浏览器就会从服务器重新获取页面。 2. `Cache-Control`: 这个头字段更加灵活和复杂,它允许服务器给出一个特
179 0HTTP协议的1.0版本和1.1版本规范有许多重要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体现在性能、扩展性和安全性等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区别: 1. 长连接:HTTP 1.0规范中,每次请求和响应都需要建立新的连接。而HTTP 1.1引入了持久连接(PersistentConnection),可以在一个TCP连接上发送多个请求和响应,减少了建立和关闭连接的消耗和延迟。 2. 缓存:HTTP 1.0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缓存机制,但使用起来并不灵活。相比之下,HTTP 1.1引入了更多的缓存控制机制,包括条件请求(如If-Modified-Since和If-None-Match)和响应头(如ETag和Last-Mo
91 0HTTP事务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建立连接:客户端(如浏览器)与服务器建立TCP连接。此连接可以由IP地址和端口号唯一标识。 2. 发起请求: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一个HTTP请求通常包括一个请求行(method, URL, version),一些头信息(header),以及一个请求体(body)。常见的HTTP方法有GET, POST, PUT, DELETE等。 3. 接收请求:服务器接收请求,并暂时存放在等待队列中,直到它能够处理这个请求。在此过程中,服务器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如处理其他请求、等待数据库响应等)而延迟处理请求。 4. 处理请求:服务器从队列中取出请求进行处
118 0HTTPS协议相对于HTTP协议,存在以下缺点: 1. 性能影响:HTTPS协议握手阶段比较费时,会使页面的加载时间延长近50%,增加10%到20%的耗电。HTTPS连接缓存不如HTTP高效,会增加数据开销和功耗,甚至已有的安全措施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2. 证书成本:SSL证书需要钱,功能越强大的证书费用越高,个人网站、小网站没有必要一般不会用。SSL证书通常需要绑定IP,不能在同一IP上绑定多个域名,IPv4资源不可能支撑这个消耗。 3. 加密范围:HTTPS协议的加密范围也比较有限,在黑客攻击、拒绝服务攻击、服务器劫持等方面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 虽然HTTPS协议存在上述缺点,但其安
90 0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应用层协议,用于在网络中传输超文本(例如网页)。在HTTP中,有几种常用的请求方式,它们分别是: 1. GET(获取):GET是最常见的请求方式,用于从指定的资源获取数据。GET请求会将参数附加在URL之后,GET请求的数据是可见的,这可能导致安全问题。 2. POST(提交):POST请求用于向指定的资源提交数据。POST请求将数据放在请求的主体中,POST请求的数据是不可见的,比GET请求更安全。 3. PUT(更新):PUT请求用于更新资源的内容。在PUT请求中,需要包含完整的资源数据,以便服务器可以替换现有的数据
83 0HTTP/2是对HTTP 1.1的升级,旨在优化HTTP 1.1的性能问题。它基于Google的SPDY协议,并于2015年5月以RFC 7540正式发表。HTTP/2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优化: 1. 头部压缩:HTTP 1.1主要对Body进行压缩,而头部没有压缩。HTTP/2通过HPACK算法对头部进行压缩,减少了传输时间。 2. 队头阻塞:HTTP 1.1使用TCP协议,为了节省资源,采用了长连接,但长连接引入了队头阻塞的问题。HTTP/2引入了流和帧,解决了HTTP层面上的队头阻塞。 HTTP/2报文结构详解: 1. 二进制替换文本:HTTP 1.1采用的是文本描述,通过ASC
87 0OSI参考模型,也称为开放系统互联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的一种概念模型,用于描述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互连方式。该模型共分为七层,分别是: 1. 物理层:负责链路上比特流的传输。 2. 数据链路层:负责网络内部帧的传输。 3. 网络层:负责网间两点间的可达性。 4. 传输层:负责保证端到端的传输。 5. 会话层:负责会话的控制。 6.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表达及数据格式的转换。 7. 应用层:为用户具体应用服务。 这七层模型为各种计算机系统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通信方式,使得它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互连和通信。
11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