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入n个整数,调用max_min()函数求这n个数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输入格式: 输入有两行: 第一行是n值; 第二行是n个数。 输出格式: 输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用c语言


以下是使用 C 语言解决此问题的代码: ```c #include <stdio.h> // 函数用于求最大值和最小值 void max_min(int arr[], int n, int *max, int *min) { *max = arr[0]; *min = arr[0]; for (int i = 1; i < n; i++) { if (arr[i] > *max) { *max = arr[i]; } if (arr[i] < *min) { *min = arr[i]; } } } int main() { int n; scanf("%d", &n); int arr[n]; for (int i = 0; i < n; i++) { scanf("%d", &arr[i]); } int max, min; max_min(arr, n, &max, &min); printf("最大值: %d\n", max); printf("最小值: %d\n", min); return 0; } ``` 额外需要注意的逻辑点: 1. 要考虑输入的 n 值的合法性,确保它是一个正整数。 2. 处理输入的整数时,要注意输入的是否都是有效的整数。 3. 注意内存分配,特别是在使用可变长度数组时,要确保系统有足够的资源。 [2024-12-12 00:36:32 | AI写代码神器 | 316点数解答]
相关提问
- 题目(description): 卫星导航系统(如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实时获取位置、速度、时间等时空信息,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气象测报、通信授时、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应用层面,卫星导航系统一般以报文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其中$gprmc是常用报文之一,基本的格式如下: $gprmc,<1>,<2>,<3>,<4>,<5>,<6>,<7>,<8>,<9>,<10>,<11>,<12>*hh <1> utc时间,hhmmss.sss(时分秒.毫秒)格式 <2> 定位状态,a=有效定位,v=无效定位 <3> 纬度ddmm.mmmm(度分)格式 <4> 纬度半球n(北半球)或s(南半球) <5> 经度dddmm.mmmm(度分)格式 <6> 经度半球e(东经)或w(西经) <7> 地面速率(000.0~999.9节) <8> 地面航向(000.0~359.9度,以正北为参考基准) <9> utc日期,ddmmyy(日月年)格式 <10> 磁偏角(000.0~180.0度,前面的0也(385点数解答 | 2025-01-08 03:43:54)259
- 题目(description): 卫星导航系统(如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实时获取位置、速度、时间等时空信息,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气象测报、通信授时、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应用层面,卫星导航系统一般以报文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其中$gprmc是常用报文之一,基本的格式如下: $gprmc,<1>,<2>,<3>,<4>,<5>,<6>,<7>,<8>,<9>,<10>,<11>,<12>*hh <1> utc时间,hhmmss.sss(时分秒.毫秒)格式 <2> 定位状态,a=有效定位,v=无效定位 <3> 纬度ddmm.mmmm(度分)格式 <4> 纬度半球n(北半球)或s(南半球) <5> 经度dddmm.mmmm(度分)格式 <6> 经度半球e(东经)或w(西经) <7> 地面速率(000.0~999.9节) <8> 地面航向(000.0~359.9度,以正北为参考基准) <9> utc日期,ddmmyy(日月年)格式 <10> 磁偏角(000.0~180.0度,前面的0也(346点数解答 | 2025-01-08 03:46:29)257
- c语言代码链表是软件中一种最基本的数据结构,它是用链式存储结构实现数据存储的线性表。它较顺序表(如数组)而言在插入和删除数据时不必移动其后的大批量元素。现在给你一些整数,然后会频繁地插入和删除其中的某些元素,会在其中某些时候让你查找某个元素或者输出当前链表中所有的元素。 本题要实现的功能是: 链表创建(函数:headnode *create() )。根据输入数据的顺序创建包含头结点的链表,新数据总是插入到链表首结点之前,如果原链表为空链表,则新结点作为链表首结点。 输出链表(函数:oprstatus show(headnode *head) )。将整个链表的数据依次输出。如果链表为空,则不能执行输出操作,返回枚举值“error”,否则输出链表数据,返回枚举值“ok”。 删除链表数据(函数:oprstatus delete(headnode *head, int i) )。删除链表中第i号元素,i从1开始计数。如果存在第i号元素,删除之并返回枚举值“ok”,否则无法执行删除操作,返回枚举值“error”。 插入数据(函数:oprstatus insert(headnode *h(534点数解答 | 2024-12-09 21:33:48)212
- c语言代码 链表是软件中一种最基本的数据结构,它是用链式存储结构实现数据存储的线性表。它较顺序表(如数组)而言在插入和删除数据时不必移动其后的大批量元素。现在给你一些整数,然后会频繁地插入和删除其中的某些元素,会在其中某些时候让你查找某个元素或者输出当前链表中所有的元素。 本题要实现的功能是: 链表创建(函数:headnode *create() )。根据输入数据的顺序创建包含头结点的链表,新数据总是插入到链表首结点之前,如果原链表为空链表,则新结点作为链表首结点。 输出链表(函数:oprstatus show(headnode *head) )。将整个链表的数据依次输出。如果链表为空,则不能执行输出操作,返回枚举值“error”,否则输出链表数据,返回枚举值“ok”。 删除链表数据(函数:oprstatus delete(headnode *head, int i) )。删除链表中第i号元素,i从1开始计数。如果存在第i号元素,删除之并返回枚举值“ok”,否则无法执行删除操作,返回枚举值“error”。 插入数据(函数:oprstatus insert(headnode *(609点数解答 | 2024-12-18 12:18:21)234
-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地下水及地基土腐蚀性分析</title> <style> table {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margin: 20px 0; } th, td { border: 1px solid #000; padding: 8px; text-align: center; } .header { background-color: #f2f2f2; } .corrosion-level { font-weight: bold; } </style> </head> <body> <h2>地下水腐蚀性判定表</h2> <table> <tr class="header"> <th>检测项目</th> <th>单位</th> <th>最大值</th> <th>最小值</th> <th>平均值</th> (498点数解答 | 2025-06-08 21:49:49)87
- 7955: 【C3】星际编码大赛:逆序争霸 时间限制: 1 Sec 内存限制: 128 MB 提交: 0 解决: 33 [提交][状态][命题人:zhangyinwei] 题目描述 在银河系年度编程巅峰赛的决赛舞台上,来自机械星的AI选手TX-007和植根于生物科技的异星人选手索菲亚迎来了终极对决。本届压轴题竟是古老地球文献中记载的经典算法问题——「逆序对」统计。 赛事光幕显现出题目细节:给定一个可变长度正整数序列,逆序对定义为序列中位置靠前的数字严格大于位置靠后的数字(即存在下标i<j且a_i>a_j)。 "注意序列可能存在重复元素!"主裁判——由全息粒子构成的上届冠军提醒道。这句话让索菲亚的触须微微颤动,她曾在训练中因重复值处理失误而错失练习赛冠军。而TX-007的电子眼已经浮现出归并排序算法的流程图,金属手指在能量键盘上蓄势待发。 输入 第一行,一个数 n,表示序列中有 n 个数。 第二行 n 个数,表示给定的序列。序列中每个数字不超过 10^9。 输出 输出序列中逆序对的数目。 样例输入 6 5 4 2 6 3 1 样例输出 11 提示 对于 25% 的数据(509点数解答 | 2025-04-19 17:33:00)138
- import math class ball: """ 实现 def __init__(self, radius) 函数, 他有一个参数radius, 并为对象初始化一个变量self.radius """ """ 实现 def surface_area(self) 函数, 通过self.radius计算球的表面积, 并将这个表面积返回 """ """ 实现 def volume(self) 函数, 通过self.radius计算球的体积, 并将这个体积返回 """ """ 在评测文件中将这样调用这个类 ball = ball(eval(input())) print("球的半径:{:.2f}".format(ball.radius)) print("球的表面积:{:.2f}".format(ball.surface_area())) print("球的体积:{:(261点数解答 | 2024-11-28 21:19:39)175
- 1—create tree; 2—inorder; 3—postorder; 4—high; 5—ancent; 6—clear tree; 7—exit. 输入“1”后,提示输入二叉树的扩充先序序列,“空”可以使用一个特殊字符代表,用输入的序列构造好二叉树。 输入“2”后,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中序遍历,打印出二叉树的中序序列。 输入“3”后,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后序遍历,打印出二叉树的后序序列。 输入“4”后,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某种遍历操作,计算出各结点的高度,并打印出各结点的高度。 输入“5”后,提示输入某结点的名字,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某种遍历操作,找出输入结点的所有祖先,并将该结点祖先打印出来。 输入“6”后,将二叉树各结点的内存释放,变成一棵空树。 输入“7”后,退出程序。 对于“1~6”的操作,执行完后,要返回主程序,打印出主提示,以便进行下一步操作。(848点数解答 | 2024-12-21 16:32:32)168
- 1—create tree; 2—inorder; 3—postorder; 4—high; 5—ancent; 6—clear tree; 7—exit. 输入“1”后,提示输入二叉树的扩充先序序列,“空”可以使用一个特殊字符代表,用输入的序列构造好二叉树。 输入“2”后,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中序遍历,打印出二叉树的中序序列。 输入“3”后,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后序遍历,打印出二叉树的后序序列。 输入“4”后,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某种遍历操作,计算出各结点的高度,并打印出各结点的高度。 输入“5”后,提示输入某结点的名字,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某种遍历操作,找出输入结点的所有祖先,并将该结点祖先打印出来。 输入“6”后,将二叉树各结点的内存释放,变成一棵空树。 输入“7”后,退出程序。 对于“1~6”的操作,执行完后,要返回主程序,打印出主提示,以便进行下一步操作。用c语言(1114点数解答 | 2024-12-21 16:32:51)176
- 描述 给定一个 n × n 的矩阵,在其上进行若干次操作。每次操作,你可以将一个 k × k 的连续子矩阵里的所有数全部加上1或者全都减去1。 初始时,矩阵中有 m 个位置上的数不为 0 ,其他位置上的数均为 0。请问至少需要多少次操作,可以将矩阵中的所有数字都变为 0。 格式 输入 第一行三个整数 n, m, k 分别表示矩阵大小、非零格数和每次修改的连续子矩阵大小。 接下来 m 行,每行三个整数 x, y, z 表示初始时矩阵的第 x 行第 y列上的数为z 。 输出 一行,一个整数,表示最少操作次数。特别地,如果无法使矩阵中所有数都变为0,输出-1.(360点数解答 | 2024-10-24 14:05:14)177
- c++ 背景 玩过商场中的人体打印墙吗? 描述 给定一个 n × n 的矩阵,在其上进行若干次操作。每次操作,你可以将一个 k × k 的连续子矩阵里的所有数全部加上1或者全都减去1。 初始时,矩阵中有 m 个位置上的数不为 0 ,其他位置上的数均为 0。请问至少需要多少次操作,可以将矩阵中的所有数字都变为 0。 格式 输入 第一行三个整数 n, m, k 分别表示矩阵大小、非零格数和每次修改的连续子矩阵大小。 接下来 m 行,每行三个整数 x, y, z 表示初始时矩阵的第 x 行第 y列上的数为z 。 输出 一行,一个整数,表示最少操作次数。特别地,如果无法使矩阵中所有数都变为0,输出-1.(814点数解答 | 2024-10-24 14:06:12)182
- c语言顺序读入浮点数1、整数、字符、浮点数2,其间以1个空格作为分隔符。再按照字符、整数、浮点数1、浮点数2的顺序输出,其中浮点数保留小数点后2位。 输入样例 3.14 100 a 2.71↙ 输出样例 a 100 3.14 2.71↙(106点数解答 | 2024-09-26 00:32:4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