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reate tree; 2—inorder; 3—postorder; 4—high; 5—ancent; 6—clear tree; 7—exit. 输入“1”后,提示输入二叉树的扩充先序序列,“空”可以使用一个特殊字符代表,用输入的序列构造好二叉树。 输入“2”后,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中序遍历,打印出二叉树的中序序列。 输入“3”后,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后序遍历,打印出二叉树的后序序列。 输入“4”后,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某种遍历操作,计算出各结点的高度,并打印出各结点的高度。 输入“5”后,提示输入某结点的名字,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某种遍历操作,找出输入结点的所有祖先,并将该结点祖先打印出来。 输入“6”后,将二叉树各结点的内存释放,变成一棵空树。 输入“7”后,退出程序。 对于“1~6”的操作,执行完后,要返回主程序,打印出主提示,以便进行下一步操作。用c语言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 二叉树的节点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TreeNode { char data; struct TreeNode *left; struct TreeNode *right; } TreeNode; // 创建新节点 TreeNode* createNode(char data) { TreeNode* newNode = (TreeNode*)malloc(sizeof(TreeNode)); newNode->data = data; newNode->left = NULL; newNode->right = NULL; return newNode; } // 根据扩充先序序列构建二叉树 TreeNode* buildTree(char* preorder, int* index) { char data = preorder[*index]; (*index)++; if (data == '#') { return NULL; } TreeNode* root = createNode(data); root->left = buildTree(preorder, index); root->right = buildTree(preorder, index); return root; } // 中序遍历 void inorderTraversal(TreeNode* root) { if (root!= NULL) { inorderTraversal(root->left); printf("%c ", root->data); inorderTraversal(root->right); } } // 后序遍历 void postorderTraversal(TreeNode* root) { if (root!= NULL) { postorderTraversal(root->left); postorderTraversal(root->right); printf("%c ", root->data); } } // 计算节点高度 int height(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0; } int leftHeight = height(root->left); int rightHeight = height(root->right); return (leftHeight > rightHeight? leftHeight : rightHeight) + 1; } // 打印节点高度 void printHeights(TreeNode* root) { if (root!= NULL) { int h = height(root); printf("%c 的高度为: %d\n", root->data, h); printHeights(root->left); printHeights(root->right); } } // 查找节点的祖先 void findAncestors(TreeNode* root, char target, TreeNode* ancestors[]) { if (root == NULL) { return; } if (root->data == target) { int i = 0; while (ancestors[i]!= NULL) { printf("%c ", ancestors[i]->data); i++; } return; } ancestors[0] = root; findAncestors(root->left, target, ancestors + 1); findAncestors(root->right, target, ancestors + 1); } // 释放二叉树内存 void clearTree(TreeNode* root) { if (root!= NULL) { clearTree(root->left); clearTree(root->right); free(root); } } int main() { TreeNode* root = NULL; int choice; char preorder[100]; int index = 0; do { printf("1—create tree\n2—inorder\n3—postorder\n4—high\n5—ancent\n6—clear tree\n7—exit\n"); scanf("%d", &choice); switch (choice) { case 1: printf("请输入二叉树的扩充先序序列: "); scanf("%s", preorder); root = buildTree(preorder, &index); break; case 2: printf("中序序列: "); inorderTraversal(root); printf("\n"); break; case 3: printf("后序序列: "); postorderTraversal(root); printf("\n"); break; case 4: printf("各节点高度: \n"); printHeights(root); printf("\n"); break; case 5: printf("请输入要查找祖先的节点: "); char target; scanf(" %c", &target); TreeNode* ancestors[100] = {NULL}; findAncestors(root, target, ancestors); printf("\n"); break; case 6: clearTree(root); root = NULL; break; } } while (choice!= 7); return 0; } ``` 1. 输入的扩充先序序列格式要正确,特殊字符代表空节点要统一。 2. 释放内存时要确保递归释放所有节点,避免内存泄漏。 3. 处理用户输入时要进行适当的错误检查和处理。 [2024-12-21 16:32:51 | AI写代码神器 | 1114点数解答]
- 1—create tree; 2—inorder; 3—postorder; 4—high; 5—ancent; 6—clear tree; 7—exit. 输入“1”后,提示输入二叉树的扩充先序序列,“空”可以使用一个特殊字符代表,用输入的序列构造好二叉树。 输入“2”后,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中序遍历,打印出二叉树的中序序列。 输入“3”后,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后序遍历,打印出二叉树的后序序列。 输入“4”后,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某种遍历操作,计算出各结点的高度,并打印出各结点的高度。 输入“5”后,提示输入某结点的名字,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某种遍历操作,找出输入结点的所有祖先,并将该结点祖先打印出来。 输入“6”后,将二叉树各结点的内存释放,变成一棵空树。 输入“7”后,退出程序。 对于“1~6”的操作,执行完后,要返回主程序,打印出主提示,以便进行下一步操作。(848点数解答 | 2024-12-21 16:32:32)171
- 1—create tree; 2—inorder; 3—postorder; 4—high; 5—ancent; 6—clear tree; 7—exit. 输入“1”后,提示输入二叉树的扩充先序序列,“空”可以使用一个特殊字符代表,用输入的序列构造好二叉树。 输入“2”后,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中序遍历,打印出二叉树的中序序列。 输入“3”后,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后序遍历,打印出二叉树的后序序列。 输入“4”后,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某种遍历操作,计算出各结点的高度,并打印出各结点的高度。 输入“5”后,提示输入某结点的名字,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某种遍历操作,找出输入结点的所有祖先,并将该结点祖先打印出来。 输入“6”后,将二叉树各结点的内存释放,变成一棵空树。 输入“7”后,退出程序。 对于“1~6”的操作,执行完后,要返回主程序,打印出主提示,以便进行下一步操作。用c语言(1114点数解答 | 2024-12-21 16:32:51)179
- 三倍子串 内存限制: 256 Mb时间限制: 1000 ms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十进制正整数 n n,请问可以从 n n 中截取多少种不同的子串,使得子串构成的数字是 3 3 的倍数。 例如:当 n = 1234 n=1234 时,有且仅有 3 3, 12 12, 123 123, 234 234 这四个子串是 3 3 的倍数。 输入格式 单个整数:表示输入的数字 n n 输出格式 单个整数:表示 3 3 的倍数的子串数量。 数据范围 对于 20 % 20% 的数据, 1 ≤ n ≤ 1 0 9 1≤n≤10 9 ; 对于 50 % 50% 的数据, 1 ≤ n ≤ 1 0 100 1≤n≤10 100 ; 对于 70 % 70% 的数据, 1 ≤ n ≤ 1 0 1000 1≤n≤10 1000 ; 对于 100 % 100% 的数据, 1 ≤ n ≤ 1 0 100000 1≤n≤10 100000 样例数据 输入: 95764 输出: 6 说明: 子串6,9,57,576,957,9576是3的倍数 输入: 1111 输出: 2 说(486点数解答 | 2025-08-29 11:52:55)53
- 实验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1将实验2发牌的功能改用面向对象编程方式改写,实现功能如下:初始化牌、显示牌码2、洗牌3、发牌4、退出~ ~ ~请输入对应的数字选择相应的业务:黑桃a黑桃2黑桃3黑桃4黑桃5黑桃6黑桃7黑桃8黑桃9黑桃10黑桃j黑桃q黑桃k红桃a红桃2红桃3红桃4红桃5红桃6红桃7红桃8红桃9红桃10红桃j红桃o红桃k方块a方块2方块3方块4方块5方块6方块7方块8方块9方块10方块]方块q方块k梅花a梅花2梅花3梅花4梅花5梅花6梅花7梅花8梅花9梅花1日梅花j梅花q梅花k日、初始化牌1、显示牌码2、洗牌3、发牌4、退出~ ~请输入对应的数字选择相应的业务:请输入发牌数:方块j黑桃7梅花5红桃q请输入发牌数:5梅花3红桃4方块a梅花a梅花2日、初始化牌1、显示牌码2、洗牌3、发牌4、退出~ ~ * * * * * * * *水* * * *水水请输入对应的数字选择相应的业务:3请输入发牌数:输入错误,再见~ ~ ~(1936点数解答 | 2024-03-24 21:24:54)209
-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1将实验2发牌的功能改用面向对象编程方式改写,实现功能如下:初始化牌、显示牌码2、洗牌3、发牌4、退出~ ~ ~请输入对应的数字选择相应的业务:黑桃a黑桃2黑桃3黑桃4黑桃5黑桃6黑桃7黑桃8黑桃9黑桃10黑桃j黑桃q黑桃k红桃a红桃2红桃3红桃4红桃5红桃6红桃7红桃8红桃9红桃10红桃j红桃o红桃k方块a方块2方块3方块4方块5方块6方块7方块8方块9方块10方块]方块q方块k梅花a梅花2梅花3梅花4梅花5梅花6梅花7梅花8梅花9梅花1日梅花j梅花q梅花k日、初始化牌1、显示牌码2、洗牌3、发牌4、退出~ ~请输入对应的数字选择相应的业务:请输入发牌数:方块j黑桃7梅花5红桃q请输入发牌数:5梅花3红桃4方块a梅花a梅花2日、初始化牌1、显示牌码2、洗牌3、发牌4、退出~ ~ * * * * * * * *水* * * *水水请输入对应的数字选择相应的业务:3请输入发牌数:输入错误,再见~ ~ ~(2187点数解答 | 2024-03-24 21:25:07)227
- java做发牌的功能改用面向对象编程方式改写,实现功能如下:0.初始化牌1.显示牌码2、洗牌3、发牌4、退出~ ~ ~请输入对应的数字选择相应的业务:0.初始化牌 1、显示牌码2、洗牌3、发牌4、退出~ ~请输入对应的数字选择相应的业务:请输入发牌数:方块j黑桃7梅花5红桃q请输入发牌数:5梅花3红桃4方块a梅花a梅花2日、初始化牌1、显示牌码2、洗牌3、发牌4、退出~ ~ * * * * * * * *水* * * *水水请输入对应的数字选择相应的业务:3请输入发牌数:输入错误,再见~ ~ ~(3211点数解答 | 2024-03-24 21:27:14)240
- 题目描述 对于 A 1 , A 2 , A 3 , ⋯ , A N A 1 ,A 2 ,A 3 ,⋯,A N ,求 ( 6 × ∑ i = 1 N ∑ j = i + 1 N ∑ k = j + 1 N A i × A j × A k ) m o d ( 10 9 + 7 ) (6× i=1 ∑ N j=i+1 ∑ N k=j+1 ∑ N A i ×A j ×A k )mod(10 9 +7) 输入格式 第 1 行,1 个整数 N N。 第 2 行, N N 个整数 A 1 , A 2 , A 3 , ⋯ , A N A 1 ,A 2 ,A 3 ,⋯,A N 。 输出格式 1 个整数,表示所求的值。 输入数据 1 3 1 2 3 输出数据 1 36 提示 对于 30 % 30% 的数据, N ≤ 500 N≤500; 对于 60 % 60% 的数据, N ≤ 5000 N≤5000; 对于 100 % 100% 的数据, 3 ≤ N ≤ 10 (433点数解答 | 2025-08-15 12:14:14)42
- 买二送一 内存限制: 256 Mb时间限制: 1000 ms 题目描述 我们需要买 n n 本书,第 i i 本书的价格为 a i a i 。 现有买二送一的促销活动:凡购买两本书,可以免费带走第三本书,但免费书的价格不能超过两本付费书中任意一本的价格即可。 请问,买下全部的书最少需要多少钱? 输入格式 第一行:单个整数表示 n n; 第二行: n n 个整数表示 a 1 , a 2 , … , a n a 1 ,a 2 ,…,a n 。 输出格式 单个整数:表示将所有书买下的最少钱数。 数据范围 对于 40 % 40% 的分数, 1 ≤ n ≤ 100 1≤n≤100; 对于 70 % 70% 的分数, 1 ≤ n ≤ 5000 1≤n≤5000; 对于 100 % 100% 的分数, 1 ≤ n ≤ 100 , 000 1≤n≤100,000, 1 ≤ a i ≤ 30 , 000 1≤a i ≤30,000。 样例数据 输入: 6 1 3 2 4 5 6 输出: 16 说明: 买2与3,送1; 买5与6,送4。 语言(315点数解答 | 2025-08-14 15:09:51)61
- 编写模拟医院叫号系统程序。程序执行效果如下图: 请输入姓名('q'for exit): 葛优 请 葛优 前往就诊 请输入姓名('q'for exit): 冯小刚 请 冯小刚 前往就诊 请输入姓名('q'for exit): q >>>(113点数解答 | 2024-06-22 23:17:15)201
- 使用 winform 开发桌面 布置时 利用 label、textbox、buttoncombobox、等控件完成注册页面,点击注册按钮实现弹框提示注册成功。 要求:(1)注册页面包括姓名,性别,联系方式,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 (2)点击注册按钮验证用户输入框,输入框如果有空值提示用户“请重新输入”(3)点击注册按钮如果不为空则提示用户“注册成功” (4)注册页面包含清空按钮,清空按钮实现清空所有用户输入内容 实现步骤 提示:1姓名,性别等文字展示使用label控件 2.使用控件的 text属性获取用户输入的内容 3.使用 clear()方法清除用户输入内容 交付标准 + (1)注册页面包括姓名,性别,联系方式,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20分) (2)点击注册按钮验证用户输入框,输入框如果有空值提示用户“请重新输入”(20分)(3)点击注册按钮如果不为空则提示用户“注册成功”(20分) (4)注册页面包含清空按钮,清空按钮实现清空所有用户输入内容(20分)(5266点数解答 | 2024-06-14 16:04:40)355
- 给定长为 n 的整数序列 a。 您可以对这个序列进行若干次(可以为 0 次)操作,每次操作形如: 选定满足 1≤i,j≤n 的下标 i 和 j,将 a i 赋值为 a i +1,同时将 a j 赋值为 a j −1。i 和 j 不能相同。 求使得前缀和之和等于后缀和之和的最小操作次数。 也就是说,令 s i =a 1 +a 2 +⋯+a i ,t i =a i +a i+1 +⋯+a n ,有 s 1 +s 2 +⋯+s n =t 1 +t 2 +⋯+t n 。 注意,a i 可以变为负数。 输入格式 第一行一个整数 n。 第二行用空格隔开的 n 个整数,表示 a 序列。 输出格式 输出一行一个整数表示最小操作次数。 若无解,输出 −1。(1329点数解答 | 2025-05-25 17:27:01)119
- 给定长为 n 的整数序列 a。 您可以对这个序列进行若干次(可以为 0 次)操作,每次操作形如: 选定满足 1≤i,j≤n 的下标 i 和 j,将 a i赋值为 a i+1,同时将 a j赋值为 a j−1。i 和 j 不能相同。 求使得前缀和之和等于后缀和之和的最小操作次数。 也就是说,令 s i=a 1+a 2+⋯+a i,t i=a i+a i+1+⋯+a n,有 s 1+s 2+⋯+s n=t 1+t 2+⋯+t n。 注意,a i可以变为负数。 输入格式 第一行一个整数 n。 第二行用空格隔开的 n 个整数,表示 a 序列。 输出格式 输出一行一个整数表示最小操作次数。 若无解,输出 −1。c++(532点数解答 | 2025-05-25 17:27:4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