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中国志怪古籍,大致内容可以归纳如下: 1. 成书与作者: - 《山海经》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 - 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2. 篇章结构: - 全书现存18篇,原共22篇约32650字。 - 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 3. 内容涵盖: - 《山海经》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 - 其中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4. 文献价值: -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 - 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5. 版本与注释: -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 - 现代的书籍如2019年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山海经》,对原文、译文、注释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展示,并选配了多幅明清手绘动物、人物图。 6. 特殊内容: - 书中还记载了一些虚构的古代国家,如结胸国、羽民国、厌火国等,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未知世界的想象和探索。 《山海经》是一部集地理志、方物志、民俗志于一体的上古奇书,其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对后世的研究和想象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2024-06-25 11:51:15 | AI写代码神器 | 457点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