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atlab输入哈夫曼编码的源程序,通过码长均值和均方差结果对比两种哈夫曼编码方法(用图形表示)


以下是一个使用 MATLAB 实现哈夫曼编码并对比两种方法的码长均值和均方差的示例代码,同时使用图形展示结果: ```matlab function huffmanCodeComparison() % 生成一些测试数据 data1 = randi([0, 1], 1, 1000); data2 = randi([0, 1], 1, 1000); % 方法一的哈夫曼编码 [code1, avgLength1, stdDev1] = huffmanEncoding(data1); % 方法二的哈夫曼编码 [code2, avgLength2, stdDev2] = huffmanEncoding(data2); % 绘制对比图形 figure; bar([avgLength1, avgLength2], 'grouped'); legend('方法一均值', '方法二均值'); title('哈夫曼编码码长均值对比'); xlabel('方法'); ylabel('码长均值'); figure; bar([stdDev1, stdDev2], 'grouped'); legend('方法一均方差', '方法二均方差'); title('哈夫曼编码码长均方差对比'); xlabel('方法'); ylabel('码长均方差'); end function [code, avgLength, stdDev] = huffmanEncoding(data) % 计算字符出现的频率 frequency = histcounts(data, unique(data)); % 构建哈夫曼树 tree = huffman(frequency); % 获取编码 code = huffmanCode(tree); % 计算码长 codeLength = cellfun(@numel, code); % 计算均值和均方差 avgLength = mean(codeLength); stdDev = std(codeLength); end function tree = huffman(frequency) % 哈夫曼树构建函数 n = numel(frequency); nodes = cell(2 * n - 1, 1); for i = 1:n nodes{i} = struct('weight', frequency(i), 'index', i); end for i = n + 1:2 * n - 1 [min1, index1] = min([nodes{j}.weight for j = 1:i - 1]); node1 = nodes{index1}; nodes(index1) = []; [min2, index2] = min([nodes{j}.weight for j = 1:i - 2]); node2 = nodes{index2}; nodes(index2) = []; newNode = struct('weight', min1 + min2, 'left', node1, 'right', node2); nodes{i} = newNode; end tree = nodes{end}; end function code = huffmanCode(tree) % 哈夫曼编码生成函数 if isstruct(tree) code = cell(1, 2); code{1} = huffmanCode(tree.left); code{2} = huffmanCode(tree.right); for i = 1:2 for j = 1:numel(code{i}) code{i}{j} = [num2str(i - 1), code{i}{j}]; end end else code = {''}; end end ```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修改和完善。 [2024-10-14 16:51:17 | AI写代码神器 | 803点数解答]
- c++描述 一天,一个画家在森林里写生,突然爆发了山洪,他需要尽快返回住所中,那里是安全的。 森林的地图由R行C列组成,空白区域用点“.”表示,洪水的区域用“*”表示,而岩石用“X”表示,另画家的住所用“D”表示,画家用“S”表示。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每一分钟画家能向四个方向移动一格(上、下、左、右)。 2.每一分钟洪水能蔓延到四个方向的相邻格子(空白区域)。 3.洪水和画家都不能通过岩石区域。 4.画家不能通过洪水区域(同时也不行,即画家不能移到某个格子,该格子在画家达到的同时被洪水蔓延到了,这也是不允许的)。 5. 洪水蔓不到画家的住所。 给你森林的地图,编写程序输出最少需要花费多长时间才能从开始的位置赶回家中。 输入描述 输入第一行包含两个整数R和C(R,C<=50)。 接下来R行每行包含C个字符(“.”、“*”、“X”、“D”或“S”)。 地图保证只有一个“D”和一个“S”。 输出描述 输出画家最快安全到达住所所需的时间,如果画家不可能安全回家则输出“KAKTUS”。 用例输入 1 3 3 D.* ... .S. 用例输出 1 (1384点数解答 | 2025-03-16 17:33:49)231
- 题目:按照以下步骤在 pycharm 中进行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并执行脚本。 步骤: (1)从 selenium 中引入 webdriver; (2)使用 selenium 模块的 webdriver 打开谷歌浏览器; (3)在谷歌浏览器中通过 get 方法发送网址eshop测试平台登录页面; (4)增加智能时间等待 5 秒; (5)查看登录页面中的用户名输入框元素,通过 css_selector 属性定位用户名输入框,并输入用户名(用自己注册的用户); (6)查看登录页面中的密码输入框元素,通过 xpath 属性定位密码输入框,并输入密码(用自己注册的用户对应密码) ; (7)查看登录页面中的登录按钮元素,通过 class_name 方法定位登录按钮,使用 click()方法点击登录按钮进入eshop测试平台首页; (8)在eshop测试平台首页通过 link_text 方法对“我的订单”按钮进行定位,使用 click()方法点击“我的订单”(304点数解答 | 2024-11-06 15:38:30)269
- 5.对数据data作统计分析(1)统计分析各城市**数量分布图(2)**学历占比图 **学历占比图(3)通过**学历分析图,给出你对**发布情况的分析结论.(4)统计每一天发布的**数量图,按天来统计(提示:需要先将时间按每天来统计,去除时分秒)(5)通过**发布时间分析图,给出你对**发布情况的分析结论。 (6)仔细观察data数据,firsttype内容的最后一项如下图红色框中内容,是**工作大类,请将其剥离,对其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下图蓝色框,将统计结果以柱状图展示。(704点数解答 | 2024-06-30 15:54:38)201
- 1—create tree; 2—inorder; 3—postorder; 4—high; 5—ancent; 6—clear tree; 7—exit. 输入“1”后,提示输入二叉树的扩充先序序列,“空”可以使用一个特殊字符代表,用输入的序列构造好二叉树。 输入“2”后,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中序遍历,打印出二叉树的中序序列。 输入“3”后,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后序遍历,打印出二叉树的后序序列。 输入“4”后,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某种遍历操作,计算出各结点的高度,并打印出各结点的高度。 输入“5”后,提示输入某结点的名字,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某种遍历操作,找出输入结点的所有祖先,并将该结点祖先打印出来。 输入“6”后,将二叉树各结点的内存释放,变成一棵空树。 输入“7”后,退出程序。 对于“1~6”的操作,执行完后,要返回主程序,打印出主提示,以便进行下一步操作。(848点数解答 | 2024-12-21 16:32:32)168
- 1—create tree; 2—inorder; 3—postorder; 4—high; 5—ancent; 6—clear tree; 7—exit. 输入“1”后,提示输入二叉树的扩充先序序列,“空”可以使用一个特殊字符代表,用输入的序列构造好二叉树。 输入“2”后,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中序遍历,打印出二叉树的中序序列。 输入“3”后,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后序遍历,打印出二叉树的后序序列。 输入“4”后,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某种遍历操作,计算出各结点的高度,并打印出各结点的高度。 输入“5”后,提示输入某结点的名字,对前面构造好的二叉树进行某种遍历操作,找出输入结点的所有祖先,并将该结点祖先打印出来。 输入“6”后,将二叉树各结点的内存释放,变成一棵空树。 输入“7”后,退出程序。 对于“1~6”的操作,执行完后,要返回主程序,打印出主提示,以便进行下一步操作。用c语言(1114点数解答 | 2024-12-21 16:32:51)176
- 根据输入的成绩分数,输出相应的等级。“学习成绩>=90 分”的同学用 a 表示,“80<=学习成绩<90”的同学用 b 表示,“60<=学习成绩<80”的同学用 c 表示60 分以下的用 d 表示。(20点数解答 | 2024-09-18 08:46:56)147
- 用python 根据输入的成绩分数,输出相应的等级。“学习成绩>=90 分”的同学用 a 表示,“80<=学习成绩<90”的同学用 b 表示,“60<=学习成绩<80”的同学用 c 表示60 分以下的用 d 表示。(156点数解答 | 2024-09-18 08:50:37)152
- 输入任意字符串,str[]={"a","b","c","d","e",""f","g","h"},每种字符出 现频率fnum[]={0.07,0.19, 0.02, 0. 06, 0. 32, 0.03, 0.21,0.1},根据出现频率,利用哈夫曼编码原理,对每个字符进行(0,1)编码,并输出每种字符编码。 用文字描述程序具体实现过程(794点数解答 | 2024-06-19 23:42:13)176
- 在十进制整数转换为其他进制的算法中,用 存储结构最合适。 a、树形 b、队列 c、栈 d、图形(57点数解答 | 2024-11-13 01:21:11)129
- 阅读代码完成填空1~7题 import numpy as np # 生成 1000 个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整数(均值 100,标准差 8) np.random.seed(42) num1 = np.random.normal( ______, 8, size=1000).reshape(-1,1). ______ #第1、2空 # 生成 1000 个 1 到 10 之间的随机整数 num2 = np.random.randint(1, ______, size=1000).reshape(-1,1) #第3空 # 合并数据 data = np.__________((num1, num2), axis=_________) #第4、5空 # 保存到 CSV 文件,数据间以逗号间隔,保存格式为整数%d np.savetxt("data.csv", data, delimiter="_________", fmt='%d',header="num1,num2", comments="") #第6空 # 读取 CSV 文(506点数解答 | 2025-03-23 14:32:14)172
- 阅读代码完成填空1~7题 import numpy as np # 生成 1000 个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整数(均值 100,标准差 8) np.random.seed(42) num1 = np.random.normal( ______, 8, size=1000).reshape(-1,1). ______ #第1、2空 # 生成 1000 个 1 到 10 之间的随机整数 num2 = np.random.randint(1, ______, size=1000).reshape(-1,1) #第3空 # 合并数据 data = np.__________((num1, num2), axis=_________) #第4、5空 # 保存到 CSV 文件,数据间以逗号间隔,保存格式为整数%d np.savetxt("data.csv", data, delimiter="_________", fmt='%d',header="num1,num2", comments="") #第6空 # 读取 CSV 文(116点数解答 | 2025-03-26 22:22:15)200
- 阅读代码完成填空1~7题 import numpy as np # 生成 1000 个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整数(均值 100,标准差 8) np.random.seed(42) num1 = np.random.normal( ______, 8, size=1000).reshape(-1,1). ______ #第1、2空 # 生成 1000 个 1 到 10 之间的随机整数 num2 = np.random.randint(1, ______, size=1000).reshape(-1,1) #第3空 # 合并数据 data = np.__________((num1, num2), axis=_________) #第4、5空 # 保存到 CSV 文件,数据间以逗号间隔,保存格式为整数%d np.savetxt("data.csv", data, delimiter="_________", fmt='%d',header="num1,num2", comments="") #第6空 # 读取 CSV 文(178点数解答 | 2025-03-26 22:26:3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