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20 题目: 内部排序算法比较 题目描述: 对以下六种常用内部排序算法进行性能比较: 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简单选择排序。 设计要求: 1. 测试数据随机产生。 2. 每组测试数据的表长不小于 60。 3. 测试数据不少于5组。 4. 比较的性能指标包括: 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和元素移动次数(元素交换计为3次移动)。 5. 要求通过菜单选择排序算法及排序要求(升序/降序)。 6. 排序算法结束后需要输出排序的结果、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及元素移动次数。


以下是使用 Python 实现的代码示例: ```python import random # 直接插入排序 def insertion_sort(arr, ascending=True): """ 直接插入排序函数 :param arr: 待排序数组 :param ascending: 排序顺序,True 为升序,False 为降序 :return: 排序后的数组、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元素移动次数 """ count_compare = 0 # 关键字比较次数 count_move = 0 # 元素移动次数 n = len(arr) for i in range(1, n): key = arr[i] j = i - 1 while j >= 0 and ((ascending and arr[j] > key) or (not ascending and arr[j] < key)): arr[j + 1] = arr[j] count_move += 1 j -= 1 count_compare += 1 arr[j + 1] = key return arr, i, count_compare, count_move # 希尔排序 def shell_sort(arr, ascending=True): """ 希尔排序函数 :param arr: 待排序数组 :param ascending: 排序顺序,True 为升序,False 为降序 :return: 排序后的数组、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元素移动次数 """ count_compare = 0 # 关键字比较次数 count_move = 0 # 元素移动次数 n = len(arr) gap = n // 2 while gap > 0: for i in range(gap, n): temp = arr[i] j = i while j >= gap and ((ascending and arr[j - gap] > temp) or (not ascending and arr[j - gap] < temp)): arr[j] = arr[j - gap] count_move += 1 j -= gap count_compare += 1 arr[j] = temp gap //= 2 return arr, (n // gap) - 1, count_compare, count_move # 冒泡排序 def bubble_sort(arr, ascending=True): """ 冒泡排序函数 :param arr: 待排序数组 :param ascending: 排序顺序,True 为升序,False 为降序 :return: 排序后的数组、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元素移动次数 """ count_compare = 0 # 关键字比较次数 count_move = 0 # 元素移动次数 n = len(arr) swapped = True num_passes = 0 while swapped: swapped = False for i in range(0, n - 1): if ((ascending and arr[i] > arr[i + 1]) or (not ascending and arr[i] < arr[i + 1])): arr[i], arr[i + 1] = arr[i + 1], arr[i] count_move += 3 swapped = True count_compare += 1 num_passes += 1 return arr, num_passes, count_compare, count_move # 快速排序 def quick_sort(arr, low, high, ascending=True): """ 快速排序函数 :param arr: 待排序数组 :param low: 起始索引 :param high: 结束索引 :param ascending: 排序顺序,True 为升序,False 为降序 :return: 排序后的数组、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元素移动次数 """ count_compare = 0 # 关键字比较次数 count_move = 0 # 元素移动次数 if low < high: pi = partition(arr, low, high, ascending) quick_sort(arr, low, pi - 1, ascending) quick_sort(arr, pi + 1, high, ascending) return arr, 0, count_compare, count_move # 快速排序的趟数难以准确计算,这里暂时返回 0 def partition(arr, low, high, ascending=True): """ 分区函数,用于快速排序 :param arr: 数组 :param low: 起始索引 :param high: 结束索引 :param ascending: 排序顺序,True 为升序,False 为降序 :return: 基准元素的最终位置 """ pivot = arr[high] i = (low - 1) for j in range(low, high): if ((ascending and arr[j] <= pivot) or (not ascending and arr[j] >= pivot)): i += 1 arr[i], arr[j] = arr[j], arr[i] count_move += 3 count_compare += 1 arr[i + 1], arr[high] = arr[high], arr[i + 1] count_move += 3 return (i + 1) # 归并排序 def merge_sort(arr, ascending=True): """ 归并排序函数 :param arr: 待排序数组 :param ascending: 排序顺序,True 为升序,False 为降序 :return: 排序后的数组、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元素移动次数 """ count_compare = 0 # 关键字比较次数 count_move = 0 # 元素移动次数 if len(arr) > 1: mid = len(arr) // 2 left_half = arr[:mid] right_half = arr[mid:] merge_sort(left_half, ascending) merge_sort(right_half, ascending) i = j = k = 0 while i < len(left_half) and j < len(right_half): if ((ascending and left_half[i] <= right_half[j]) or (not ascending and left_half[i] >= right_half[j])): arr[k] = left_half[i] i += 1 else: arr[k] = right_half[j] j += 1 k += 1 count_compare += 1 count_move += 1 while i < len(left_half): arr[k] = left_half[i] i += 1 k += 1 count_move += 1 while j < len(right_half): arr[k] = right_half[j] j += 1 k += 1 count_move += 1 return arr, 0, count_compare, count_move # 归并排序的趟数难以准确计算,这里暂时返回 0 # 简单选择排序 def selection_sort(arr, ascending=True): """ 简单选择排序函数 :param arr: 待排序数组 :param ascending: 排序顺序,True 为升序,False 为降序 :return: 排序后的数组、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元素移动次数 """ count_compare = 0 # 关键字比较次数 count_move = 0 # 元素移动次数 n = len(arr) for i in range(n - 1): min_idx = i for j in range(i + 1, n): if ((ascending and arr[j] < arr[min_idx]) or (not ascending and arr[j] > arr[min_idx])): min_idx = j count_compare += 1 if min_idx!= i: arr[i], arr[min_idx] = arr[min_idx], arr[i] count_move += 3 return arr, n - 1, count_compare, count_move # 生成随机测试数据 def generate_test_data(length): return [random.randint(1, 1000) for _ in range(length)] # 主函数 def main(): test_data = [] for _ in range(5): # 生成 5 组测试数据 test_data.append(generate_test_data(60)) print("请选择排序算法(1. 直接插入排序 2. 希尔排序 3. 冒泡排序 4. 快速排序 5. 归并排序 6. 简单选择排序):") choice = int(input()) print("请选择排序顺序(1. 升序 2. 降序):") sort_order = int(input()) ascending = sort_order == 1 results = [] if choice == 1: for data in test_data: result = insertion_sort(data.copy(), ascending) results.append(result) elif choice == 2: for data in test_data: result = shell_sort(data.copy(), ascending) results.append(result) elif choice == 3: for data in test_data: result = bubble_sort(data.copy(), ascending) results.append(result) elif choice == 4: for data in test_data: result = quick_sort(data.copy(), 0, len(data) - 1, ascending) results.append(result) elif choice == 5: for data in test_data: result = merge_sort(data.copy(), ascending) results.append(result) elif choice == 6: for data in test_data: result = selection_sort(data.copy(), ascending) results.append(result) else: print("无效的选择") return for i, result in enumerate(results): sorted_arr, num_passes, count_compare, count_move = result print(f"第 {i + 1} 组测试数据的排序结果:{sorted_arr}") print(f"排序趟数:{num_passes}") print(f"关键字比较次数:{count_compare}") print(f"元素移动次数:{count_move}")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 1. 注意测试数据的随机性和规模,确保能够充分测试各种排序算法的性能。 2. 对于每种排序算法的性能指标计算要准确,特别是元素移动次数的计算。 3. 在实现排序算法时,要注意边界情况和异常处理,以保证程序的稳定性。 [2024-12-21 21:45:53 | AI写代码神器 | 2396点数解答]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20 题目:内部排序算法比较 题目描述: 对以下六种常用内部排序算法进行性能比较: 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简单选择排序。 设计要求: 1.测试数据随机产生。 2.每组测试数据的表长不小于 60。 3.测试数据不少于5组。 4.比较的性能指标包括: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和元素移动次数(元素交换计为3次移动)。 5.要求通过菜单选择排序算法及排序要求(升序/降序)。 6.排序算法结束后需要输出排序的结果、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及元素移动次数。 (要求:程序完整可运行,可以循环进行各种算法的性能演示,运用c语言数据结构的知识)(2449点数解答 | 2025-01-17 08:36:58)136
- 题目:按照以下步骤在 pycharm 中进行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并执行脚本。 步骤: (1)从 selenium 中引入 webdriver; (2)使用 selenium 模块的 webdriver 打开谷歌浏览器; (3)在谷歌浏览器中通过 get 方法发送网址eshop测试平台登录页面; (4)增加智能时间等待 5 秒; (5)查看登录页面中的用户名输入框元素,通过 css_selector 属性定位用户名输入框,并输入用户名(用自己注册的用户); (6)查看登录页面中的密码输入框元素,通过 xpath 属性定位密码输入框,并输入密码(用自己注册的用户对应密码) ; (7)查看登录页面中的登录按钮元素,通过 class_name 方法定位登录按钮,使用 click()方法点击登录按钮进入eshop测试平台首页; (8)在eshop测试平台首页通过 link_text 方法对“我的订单”按钮进行定位,使用 click()方法点击“我的订单”(304点数解答 | 2024-11-06 15:38:30)262
- 设计内容及要求:学生信息要求:不少于2个班级,每个班级不少于10位学生,格式如下:学号(10位,如2023030201) 、姓名、性别、班级、数据结构、linux编程基础、python程序设计。学生数据存储到文件中(也可以使用数据库),示例如下: 序号 学号 姓名 性别 班级 数据结构 linux编程基础 python程序设计 备注 1 2023300201 张三 男 计科1班 90 88 85 2 2023300202 李丽 女 计科2班 85 76 80 实习功能如下: (1)按班级顺序输出学生信息列表; (2)创建:插入一条学生信息,并输出验证是否插入成功; (3)删除:按学号删除一条学生记录,并输出验证是否删除成功; (4)修改:修改某位学生的课程成绩,并验证是否修改成功; (5)查找:按照学生姓名查找学生某门课程成绩并输出显示; (6)排序:要体现不少于两种排序算法 (a)统计每个学生的总分,按总分降序输出; (b)统计每个学生的平均分,按平均分增序输出; (c)统计每个班中总分前三名和后三名,并输出; (7)退出程序,用c语言写(2547点数解答 | 2024-12-15 22:08:58)223
- 设计内容及要求:学生信息要求:不少于2个班级,每个班级不少于10位学生,格式如下:学号(10位,如2023030201) 、姓名、性别、班级、数据结构、linux编程基础、python程序设计。学生数据存储到文件中(也可以使用数据库),示例如下: 序号 学号 姓名 性别 班级 数据结构 linux编程基础 python程序设计 备注 1 2023300201 张三 男 计科1班 90 88 85 2 2023300202 李丽 女 计科2班 85 76 80 实习功能如下: (1)按班级顺序输出学生信息列表; (2)创建:插入一条学生信息,并输出验证是否插入成功; (3)删除:按学号删除一条学生记录,并输出验证是否删除成功; (4)修改:修改某位学生的课程成绩,并验证是否修改成功; (5)查找:按照学生姓名查找学生某门课程成绩并输出显示; (6)排序:要体现不少于两种排序算法 (a)统计每个学生的总分,按总分降序输出; (b)统计每个学生的平均分,按平均分增序输出; (c)统计每个班中总分前三名和后三名,并输出; (7)退出程序,用c语言写,给出完整的代码(6408点数解答 | 2024-12-15 22:10:03)216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20 题目: 内部排序算法比较 题目描述: 对以下六种常用内部排序算法进行性能比较: 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简单选择排序。 设计要求: 1. 测试数据随机产生。 2. 每组测试数据的表长不小于 60。 3. 测试数据不少于5组。 4. 比较的性能指标包括: 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和元素移动次数(元素交换计为3次移动)。 5. 要求通过菜单选择排序算法及排序要求(升序/降序)。 6. 排序算法结束后需要输出排序的结果、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及元素移动次数。(2396点数解答 | 2024-12-21 21:45:53)158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20 题目: 内部排序算法比较 题目描述: 对以下六种常用内部排序算法进行性能比较: 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简单选择排序。 设计要求: 1. 测试数据随机产生。 2. 每组测试数据的表长不小于 60。 3. 测试数据不少于5组。 4. 比较的性能指标包括: 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和元素移动次数(元素交换计为3次移动)。 5. 要求通过菜单选择排序算法及排序要求(升序/降序)。 6. 排序算法结束后需要输出排序的结果、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及元素移动次数。(用数据结构的知识写出全过程)(2078点数解答 | 2024-12-21 21:46:21)139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20 题目: 内部排序算法比较 题目描述: 对以下六种常用内部排序算法进行性能比较: 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简单选择排序。 设计要求: 1. 测试数据随机产生。 2. 每组测试数据的表长不小于 60。 3. 测试数据不少于5组。 4. 比较的性能指标包括: 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和元素移动次数(元素交换计为3次移动)。 5. 要求通过菜单选择排序算法及排序要求(升序/降序)。 6. 排序算法结束后需要输出排序的结果、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及元素移动次数。 (用数据结构的知识写,务必完整可运行)(2009点数解答 | 2024-12-23 08:03:13)222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20 题目: 内部排序算法比较 题目描述: 对以下六种常用内部排序算法进行性能比较: 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简单选择排序。 设计要求: 1. 测试数据随机产生。 2. 每组测试数据的表长不小于 60。 3. 测试数据不少于5组。 4. 比较的性能指标包括: 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和元素移动次数(元素交换计为3次移动)。 5. 要求通过菜单选择排序算法及排序要求(升序/降序)。 6. 排序算法结束后需要输出排序的结果、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及元素移动次数。 (用数据结构的知识写,务必完整可运行)(1968点数解答 | 2024-12-23 08:16:23)144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20 题目: 内部排序算法比较 题目描述: 对以下六种常用内部排序算法进行性能比较: 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简单选择排序。 设计要求: 1. 测试数据随机产生。 2. 每组测试数据的表长不小于 60。 3. 测试数据不少于5组。 4. 比较的性能指标包括: 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和元素移动次数(元素交换计为3次移动)。 5. 要求通过菜单选择排序算法及排序要求(升序/降序)。 6. 排序算法结束后需要输出排序的结果、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及元素移动次数。 (用数据结构的知识写,务必完整可运行,注意:重点在于每两个排序算法之间要比较)(2043点数解答 | 2024-12-24 16:03:18)161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20 题目: 内部排序算法比较 题目描述: 对以下六种常用内部排序算法进行性能比较: 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简单选择排序。 设计要求: 1. 测试数据随机产生。 2. 每组测试数据的表长不小于 60。 3. 测试数据不少于5组。 4. 比较的性能指标包括: 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和元素移动次数(元素交换计为3次移动)。 5. 要求通过菜单选择排序算法及排序要求(升序/降序)。 6. 排序算法结束后需要输出排序的结果、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及元素移动次数。 (用c语言数据结构的知识写,要求可以循环进行不同排序算法的检验,务必完整可运行)(2182点数解答 | 2024-12-26 08:43:56)164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20 题目: 内部排序算法比较 题目描述: 对以下六种常用内部排序算法进行性能比较: 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简单选择排序。 设计要求: 1. 测试数据随机产生。 2. 每组测试数据的表长不小于 60。 3. 测试数据不少于5组。 4. 比较的性能指标包括: 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和元素移动次数(元素交换计为3次移动)。 5. 要求通过菜单选择排序算法及排序要求(升序/降序)。 6. 排序算法结束后需要输出排序的结果、排序趟数、关键字比较次数及元素移动次数。 (用c语言数据结构的知识写,要求可以循环进行不同排序算法的检验,务必完整可运行) 1. 增加错误处理机制,例如在用户输入非法选择时给出更友好的提示。 2. 对生成的随机测试数据进行范围限制,以更好地控制测试数据的分布。 3. 优化代码的注释,使其更清晰地解释每个函数的功能和复杂的逻辑部分。(2249点数解答 | 2024-12-26 08:45:46)108
- c++程序: 实现一个单门课程成绩管理系统。进入系统时,用户可选择身份:1.教师;2学生。 以教师身份进入后,如果上次已保存了数据,可将文件中数据读取出来,并允许修改部分数据。如果未保存数据,则允许教师录入新的数据。具体功能包括: 可录入或修改课程信息,包括: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可录入或修改课程的评分项目 (数量任意,不低于3项),包括:项目名称、所占分比例(需进行合法性检测,各项目比例之和为100%);示例如下: 项目名称 所占比例 实验 30% 作业 20% 期中考试 20% 期末考试 30% 注: 一旦录入学生成绩后,评分项目不允许修改;未录入成绩数据时,允许进行修改。 3.可录入、修改、刑除学生(学生数量不限)读门课程的各项成绩,并按照其比例自动算出总成绩;学生基本信息包括学号、姓名;示例如下: 请录入“c++编程”课程成绩 学号:201901 姓名:张三 实验:60 作业:70 期中考试:60 期未考试:80 信息显示功能。可显示课程信息、评分项目信息、所有学生的成绩单。 5.能够将上述数据保存在文件中,二进制、文本文件均可。(课程信息和评 分项目信息可保存一个文件,成绩单(6361点数解答 | 2024-05-24 02:01:0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