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octave1.绘制y=e^x/3 sin(3×x)(x∈[0,4π]的图像,要求用蓝色的星号画图;并且画出其包络线y=±e^x/3的图像,用红色的点划线画图。 2.在同一图像窗口画三个子图,要求使用命令axis legend title xlabe和 ylabel: (1)y=xcosx, x∈(-π, π) (2)y=xtan1/x sinx^3,x∈(π, 4π) (3) y=e1/x sinx, r∈[1, 8] 3.用fplot、ezplot命令绘制出函数∅=e^-2θ/3 sin(1+2θ)在[1,10]区间的图像,并在轴和轴上 分别标示出θ和∅


以下是使用 Octave 实现上述任务的代码: ```octave % 任务 1 x = linspace(0, 4*pi, 1000); y1 = exp(x/3).*sin(3*x); y2 = exp(x/3); y3 = -exp(x/3); figure plot(x, y1, 'b*') hold on plot(x, y2, 'r:') plot(x, y3, 'r:') title('Task 1') xlabel('x') ylabel('y') legend('y = exp(x/3) * sin(3*x)', 'y = exp(x/3)', 'y = -exp(x/3)') % 任务 2 figure subplot(3, 1, 1) x1 = linspace(-pi, pi, 1000); y1 = x1.*cos(x1); plot(x1, y1) title('y = x*cos(x), x in (-pi, pi)') xlabel('x') ylabel('y') subplot(3, 1, 2) x2 = linspace(pi, 4*pi, 1000); y2 = x2.*tan(1/x2).*sin(x2^3); plot(x2, y2) title('y = x*tan(1/x) * sin(x^3), x in (pi, 4*pi)') xlabel('x') ylabel('y') subplot(3, 1, 3) x3 = linspace(1, 8, 1000); y3 = exp(1/x3).*sin(x3); plot(x3, y3) title('y = exp(1/x) * sin(x), x in [1, 8]') xlabel('x') ylabel('y') % 任务 3 theta = linspace(1, 10, 1000); phi = exp(-2*theta/3).*sin(1 + 2*theta); figure fplot(@(theta) exp(-2*theta/3).*sin(1 + 2*theta), [1, 10]) title('Function Plot') xlabel('theta') ylabel('phi') ``` 额外注意逻辑点: 1. 注意数据点的数量,以保证图像的平滑性。 2. 检查函数表达式的准确性,避免计算错误。 3. 调整图像的坐标轴范围和刻度,使图像显示清晰。 [2025-03-12 16:36:51 | AI写代码神器 | 589点数解答]
- 用octave1.绘制y=e^x/3 sin(3×x)(x∈[0,4π]的图像,要求用蓝色的星号画图;并且画出其包络线y=±e^x/3的图像,用红色的点划线画图。 2.在同一图像窗口画三个子图,要求使用命令axis legend title xlabe和 ylabel: (1)y=xcosx, x∈(-π, π) (2)y=xtan1/x sinx^3,x∈(π, 4π) (3) y=e1/x sinx, r∈[1, 8] 3.用fplot、ezplot命令绘制出函数∅=e^-2θ/3 sin(1+2θ)在[1,10]区间的图像,并在轴和轴上 分别标示出θ和∅(589点数解答 | 2025-03-12 16:36:51)102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define pi 3.14159265358979323846 double meridianarclength(double b) { double a = 6378140.0; double e2 = 0.00669438002290; double m = a * (1 - e2) * (1 - e2 * sin(b) * sin(b)) * pow(1 - e2 * sin(b) * sin(b), 1.5); double n = a / sqrt(1 - e2 * sin(b) * sin(b)); return m + n * sin(b) * cos(b) * pow(tan(b),2) /2 + n * sin(b) * pow(cos(b), 3) * (5 - pow(tan(b), 2) + 9 * e2 * pow(cos(b), 2)) * pow(tan(b), 4) / 24; } double calculatebaselatitude(double x,(48点数解答 | 2024-11-21 13:05:21)142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define pi 3.14159265358979323846 double meridianarclength(double b) { double a = 6378140.0; double e2 = 0.00669438002290; double m = a * (1 - e2) * (1 - e2 * sin(b) * sin(b)) * pow(1 - e2 * sin(b) * sin(b), 1.5); double n = a / sqrt(1 - e2 * sin(b) * sin(b)); return m + n * sin(b) * cos(b) * pow(tan(b),2) /2 + n * sin(b) * pow(cos(b), 3) * (5 - pow(tan(b), 2) + 9 * e2 * pow(cos(b), 2)) * pow(tan(b), 4) / 24; } double calculatebaselatitude(double x, double y)(565点数解答 | 2024-11-21 13:08:38)151
- 用octave1.绘制y=e" sin(3.x)(xe10,4元)的图像,要求用蓝色的星号画图;并且画出其包络线y=士e的图像,用红色的点划线画图。 2.在同一图像窗口画三个子图,要求使用命令axis legend title xlabe和 ylabel: (1)y=rcosx, xe(-π, π) (2)y=xtan -sinr', xe(π, 4π) (3) y=e " sinx, re1, 81 3.用fplot、ezplot命令绘制出函数ψ=e20 sin(1+20)在[1,10区间的图像,并在轴和轴上 分别标示出0和φ(605点数解答 | 2025-03-11 16:25:54)110
- 某班级共有45位同学,分别叫做“第i位学生”(i取值为1至45),每位学生有4次成绩,分别是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和作业成绩。假设期中成绩分布在[80,98]区间,期末成绩分布在[40,100]区间,平时成绩分布在[85,97]区间,作业成绩分布在[88,100]区间。通过调用random模块给每位同学录入对应的四次成绩。 定义一个名为cheng_ji的函数,不接收任何参数。按照第1位学生,第2位学生,…,第45位学生的顺序,将学生名字、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和作业成绩用return语句依次输出。调用该函数时,函数值显示结果如下: ([],[],[],[],[])(477点数解答 | 2024-12-17 17:00:35)237
- 某班级共有45位同学,分别叫做“第i位学生”(i取值为1至45),每位学生有4次成绩,分别是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和作业成绩。假设期中成绩分布在[80,98]区间,期末成绩分布在[40,100]区间,平时成绩分布在[85,97]区间,作业成绩分布在[88,100]区间。通过调用random模块给每位同学录入对应的四次成绩。 定义一个名为cheng_ji的函数,不接收任何参数。按照第1位学生,第2位学生,...,第45位学生的顺序,将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和作业成绩用return语句输出。 实践内容2:统计总评成绩 将本班45位同学的成绩按照如下比例统计出总评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10%,作业成绩占20%。 定义一个名为zong_ping的函数,不接收任何参数,用return语句输出该班同学的总评成绩(结果取整),按照第1位学生,第2位学生,…,第45位学生的顺序。 输出结果举例:([86,58,…89])。 实践内容3:统计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成绩 统计本班45位同学总评成绩中的最低分,最高分和平均成绩。 定义一个名为san_fen的函数,不接收任何参数,用return语句输出最低分,最高分,和平均分(均取整)。 输出格式如下: (第34位学生,58,第26位学生,93,78)(579点数解答 | 2024-12-21 11:55:01)122
- 某班级共有45位同学,分别叫做“第i位学生”(i取值为1至45),每位学生有4次成绩,分别是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和作业成绩。假设期中成绩分布在[80,98]区间,期末成绩分布在[40,100]区间,平时成绩分布在[85,97]区间,作业成绩分布在[88,100]区间。通过调用random模块给每位同学录入对应的四次成绩。 定义一个名为cheng_ji的函数,不接收任何参数。按照第1位学生,第2位学生,…,第45位学生的顺序,将学生名字、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和作业成绩用return语句依次输出。调用该函数时,函数值显示结果如下: ([],[],[],[],[]),语言方向:Python(441点数解答 | 2024-12-21 21:02:22)132
- 某班级共有45位同学,分别叫做“第i位学生”(i取值为1至45),每位学生有4次成绩,分别是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和作业成绩。假设期中成绩分布在[80,98]区间,期末成绩分布在[40,100]区间,平时成绩分布在[85,97]区间,作业成绩分布在[88,100]区间。通过调用random模块给每位同学录入对应的四次成绩。 定义一个名为cheng_ji的函数,不接收任何参数。按照第1位学生,第2位学生,...,第45位学生的顺序,将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和作业成绩用return语句输出。 实践内容2:统计总评成绩 将本班45位同学的成绩按照如下比例统计出总评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10%,作业成绩占20%。 定义一个名为zong_ping的函数,不接收任何参数,用return语句输出该班同学的总评成绩(结果取整),按照第1位学生,第2位学生,…,第45位学生的顺序。 输出结果举例:([86,58,…89])。 实践内容3:统计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成绩 统计本班45位同学总评成绩中的最低分,最高分和平均成绩。 定义一个名为san_fen的函数,不接收任何参数,用return语句输出最低分,最高分,和平均分(均取整)。 输出格式如下: (第34位学生,58,第26位学生,93,78) import random def cheng_ji(): def zong_ping(): def san_fen(): qi_mo = [] qi_zhong = [] ping_shi = [] zuo_ye = [] zongping = [] xue_sheng = [] for i in range(45):(688点数解答 | 2024-12-22 10:14:17)134
- 可以用监听者模式对语法树进行遍历,为每个语法文件生成一个parsetreebaselistener类,类中为语法树的每个节点生成一个enter()方法和exit()方法,设有3个节点stat、e1、e2,其中e1和e2是stat的子节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进入e1节点时,会先后调用stat节点的enter()和e1的enter(),在结束e1节点访问时,会先后调用stat的exit()和e1节点的exit() b 在进入stat节点时,会调用stat节点的exit(),在结束stat节点访问时,会调用stat节点的enter() c 在进入stat节点时,会调用stat节点的enter(),在结束stat节点访问时,会调用stat节点的exit() d 在进入e2节点时,会依次调用stat、e1、e2节点 的enter(),在结束e2节点访问时,会依次调用stat、e1、e2节点的exit() 上一题 3/16(499点数解答 | 2024-10-16 16:28:18)133
- 1至10,10个号码每个号码对应单元格颜色为 1= rgb(255, 255, 0) ' 黄色 2= rgb(0, 102, 204) ' 海蓝色 3= rgb(0, 0, 0) ' 黑色 4= rgb(255, 128, 0) ' 橘红色 5= rgb(0, 255, 255) ' 青绿色 6= rgb(0, 0, 255) ' 蓝色 7= rgb(128, 128, 128) ' 灰色 8= rgb(255, 0, 0) ' 红色 9= rgb(128, 0, 0) ' 深红色 10= rgb(128, 128, 0) ' 橄榄色。 双击c3单元格,则数据区c5至l30000内的内容,大于等于6的为大,且按照每个号码的颜色进行标色。 双击d3单元格,则数据区c5至l30000内的内容,小于等于5的为小,且按照每个号码的颜色进行标色。 双击e3单元格,则数据区c5至l30000内的内容,等于单数的为单,且按照每个号码的颜色进行标色。 双击f3单元格,则数据区c5至l30000内的内容,等于偶数的为双,且按照每个号码的颜色进行标色。 双击g3单元格,则数据区c5至l30000内的内容,(942点数解答 | 2024-12-07 18:07:56)211
- c语言代码链表是软件中一种最基本的数据结构,它是用链式存储结构实现数据存储的线性表。它较顺序表(如数组)而言在插入和删除数据时不必移动其后的大批量元素。现在给你一些整数,然后会频繁地插入和删除其中的某些元素,会在其中某些时候让你查找某个元素或者输出当前链表中所有的元素。 本题要实现的功能是: 链表创建(函数:headnode *create() )。根据输入数据的顺序创建包含头结点的链表,新数据总是插入到链表首结点之前,如果原链表为空链表,则新结点作为链表首结点。 输出链表(函数:oprstatus show(headnode *head) )。将整个链表的数据依次输出。如果链表为空,则不能执行输出操作,返回枚举值“error”,否则输出链表数据,返回枚举值“ok”。 删除链表数据(函数:oprstatus delete(headnode *head, int i) )。删除链表中第i号元素,i从1开始计数。如果存在第i号元素,删除之并返回枚举值“ok”,否则无法执行删除操作,返回枚举值“error”。 插入数据(函数:oprstatus insert(headnode *h(534点数解答 | 2024-12-09 21:33:48)211
- c语言代码 链表是软件中一种最基本的数据结构,它是用链式存储结构实现数据存储的线性表。它较顺序表(如数组)而言在插入和删除数据时不必移动其后的大批量元素。现在给你一些整数,然后会频繁地插入和删除其中的某些元素,会在其中某些时候让你查找某个元素或者输出当前链表中所有的元素。 本题要实现的功能是: 链表创建(函数:headnode *create() )。根据输入数据的顺序创建包含头结点的链表,新数据总是插入到链表首结点之前,如果原链表为空链表,则新结点作为链表首结点。 输出链表(函数:oprstatus show(headnode *head) )。将整个链表的数据依次输出。如果链表为空,则不能执行输出操作,返回枚举值“error”,否则输出链表数据,返回枚举值“ok”。 删除链表数据(函数:oprstatus delete(headnode *head, int i) )。删除链表中第i号元素,i从1开始计数。如果存在第i号元素,删除之并返回枚举值“ok”,否则无法执行删除操作,返回枚举值“error”。 插入数据(函数:oprstatus insert(headnode *(609点数解答 | 2024-12-18 12:18:2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