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领域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大致意思是: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总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比如:24=5+19,其中5和19都是素数。本实验的任务是设计一个程序,验证20亿以内的偶数都可以分解成两个素数之和。 输入格式: 输入在一行中给出一个(2, 2 000 000 000]范围内的偶数n。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按照格式“n = p + q”输出n的素数分解,其中p ≤ q均为素数。又因为这样的分解不唯一(例如24还可以分解为7+17),要求必须输出所有解中p最小的解 使用c语言


以下是验证20亿以内的偶数可以分解成两个素数之和的C语言代码: ```c #include <stdio.h> int isPrime(int n) { if (n <= 1) { return 0; // 不是素数 } for (int i = 2; i * i <= n; i++) { if (n % i == 0) { return 0; // 不是素数 } } return 1; // 是素数 } int main() { int n; scanf("%d", &n); // 遍历从2到n/2的所有偶数,找到两个素数之和等于n for (int i = 2; i <= n / 2; i += 2) { if (isPrime(i) && isPrime(n - i)) { printf("%d = %d + %d\n", n, i, n - i); break; } } return 0; } ``` 将以上代码保存为一个名为"goldbach.c"的文件,并使用C编译器进行编译和运行。然后,输入一个大于2的偶数,程序将输出该偶数的素数分解。 [2024-11-16 16:24:45 | AI写代码神器 | 495点数解答]
相关提问
- 7-3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分数 10 简单 作者 徐镜春 单位 浙江大学 数学领域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大致意思是: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总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比如:24=5+19,其中5和19都是素数。本实验的任务是设计一个程序,验证20亿以内的偶数都可以分解成两个素数之和。 输入格式: 输入在一行中给出一个(2, 2 000 000 000]范围内的偶数n。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按照格式“n = p + q”输出n的素数分解,其中p ≤ q均为素数。又因为这样的分解不唯一(例如24还可以分解为7+17),要求必须输出所有解中p最小的解。 输入样例: 24 输出样例: 24 = 5 + 19(667点数解答 | 2024-11-11 19:20:44)372
- 7-13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分数 9 作者 徐镜春 单位 浙江大学 数学领域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大致意思是: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总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比如:24=5+19,其中5和19都是素数。本实验的任务是设计一个程序,验证20亿以内的偶数都可以分解成两个素数之和。 输入格式: 输入在一行中给出一个(2, 2 000 000 000]范围内的偶数n。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按照格式“n = p + q”输出n的素数分解,其中p ≤ q均为素数。又因为这样的分解不唯一(例如24还可以分解为7+17),要求必须输出所有解中p最小的解。 输入样例: 24 输出样例: 24 = 5 + 19(210点数解答 | 2024-11-15 00:26:05)260
- 7-13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分数 9 作者 徐镜春 单位 浙江大学 数学领域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大致意思是: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总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比如:24=5+19,其中5和19都是素数。本实验的任务是设计一个程序,验证20亿以内的偶数都可以分解成两个素数之和。 输入格式: 输入在一行中给出一个(2, 2 000 000 000]范围内的偶数n。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按照格式“n = p + q”输出n的素数分解,其中p ≤ q均为素数。又因为这样的分解不唯一(例如24还可以分解为7+17),要求必须输出所有解中p最小的解。 输入样例: 24 输出样例: 24 = 5 + 19,请用c语言来编写(206点数解答 | 2024-11-15 00:27:23)140
- 题目(description): 卫星导航系统(如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实时获取位置、速度、时间等时空信息,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气象测报、通信授时、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应用层面,卫星导航系统一般以报文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其中$gprmc是常用报文之一,基本的格式如下: $gprmc,<1>,<2>,<3>,<4>,<5>,<6>,<7>,<8>,<9>,<10>,<11>,<12>*hh <1> utc时间,hhmmss.sss(时分秒.毫秒)格式 <2> 定位状态,a=有效定位,v=无效定位 <3> 纬度ddmm.mmmm(度分)格式 <4> 纬度半球n(北半球)或s(南半球) <5> 经度dddmm.mmmm(度分)格式 <6> 经度半球e(东经)或w(西经) <7> 地面速率(000.0~999.9节) <8> 地面航向(000.0~359.9度,以正北为参考基准) <9> utc日期,ddmmyy(日月年)格式 <10> 磁偏角(000.0~180.0度,前面的0也(385点数解答 | 2025-01-08 03:43:54)261
- 题目(description): 卫星导航系统(如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实时获取位置、速度、时间等时空信息,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气象测报、通信授时、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应用层面,卫星导航系统一般以报文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其中$gprmc是常用报文之一,基本的格式如下: $gprmc,<1>,<2>,<3>,<4>,<5>,<6>,<7>,<8>,<9>,<10>,<11>,<12>*hh <1> utc时间,hhmmss.sss(时分秒.毫秒)格式 <2> 定位状态,a=有效定位,v=无效定位 <3> 纬度ddmm.mmmm(度分)格式 <4> 纬度半球n(北半球)或s(南半球) <5> 经度dddmm.mmmm(度分)格式 <6> 经度半球e(东经)或w(西经) <7> 地面速率(000.0~999.9节) <8> 地面航向(000.0~359.9度,以正北为参考基准) <9> utc日期,ddmmyy(日月年)格式 <10> 磁偏角(000.0~180.0度,前面的0也(346点数解答 | 2025-01-08 03:46:29)258
- 数学领域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大致意思是: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总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比如:24=5+19,其中5和19都是素数。本实验的任务是设计一个程序,验证20亿以内的偶数都可以分解成两个素数之和。 输入格式: 输入在一行中给出一个(2, 2 000 000 000]范围内的偶数n。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按照格式“n = p + q”输出n的素数分解,其中p ≤ q均为素数。又因为这样的分解不唯一(例如24还可以分解为7+17),要求必须输出所有解中p最小的解。 输入样例: 24 输出样例: 24 = 5 + 19(209点数解答 | 2024-11-03 15:07:33)259
- 数学领域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大致意思是: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总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比如:24=5+19,其中5和19都是素数。本实验的任务是设计一个程序,验证20亿以内的偶数都可以分解成两个素数之和。 用c语言写代码 输入格式: 输入在一行中给出一个(2, 2 000 000 000]范围内的偶数n。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按照格式“n = p + q”输出n的素数分解,其中p ≤ q均为素数。又因为这样的分解不唯一(例如24还可以分解为7+17),要求必须输出所有解中p最小的解。 输入样例: 24 输出样例: 24 = 5 + 19(1072点数解答 | 2024-11-03 15:08:20)159
- c语言 数学领域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大致意思是: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总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比如:24=5+19,其中5和19都是素数。本实验的任务是设计一个程序,验证20亿以内的偶数都可以分解成两个素数之和。 输入格式: 输入在一行中给出一个(2, 2 000 000 000]范围内的偶数n。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按照格式“n = p + q”输出n的素数分解,其中p ≤ q均为素数。又因为这样的分解不唯一(例如24还可以分解为7+17),要求必须输出所有解中p最小的解。 输入样例: 24 输出样例: 24 = 5 + 19(265点数解答 | 2024-11-06 12:05:03)175
- c语言 数学领域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大致意思是: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总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比如:24=5+19,其中5和19都是素数。本实验的任务是设计一个程序,验证20亿以内的偶数都可以分解成两个素数之和。 输入格式: 输入在一行中给出一个(2, 2 000 000 000]范围内的偶数n。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按照格式“n = p + q”输出n的素数分解,其中p ≤ q均为素数。又因为这样的分解不唯一(例如24还可以分解为7+17),要求必须输出所有解中p最小的解。 输入样例: 24 输出样例: 24 = 5 + 19(794点数解答 | 2024-11-06 12:06:41)347
- c语言 数学领域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大致意思是: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总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比如:24=5+19,其中5和19都是素数。本实验的任务是设计一个程序,验证20亿以内的偶数都可以分解成两个素数之和。 输入格式: 输入在一行中给出一个(2, 2 000 000 000]范围内的偶数n。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按照格式“n = p + q”输出n的素数分解,其中p ≤ q均为素数。又因为这样的分解不唯一(例如24还可以分解为7+17),要求必须输出所有解中p最小的解。 输入样例: 24 输出样例: 24 = 5 + 19(287点数解答 | 2024-11-06 12:06:42)177
- 7-16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分数 20 作者 徐镜春 单位 浙江大学 数学领域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大致意思是: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总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比如:24=5+19,其中5和19都是素数。本实验的任务是设计一个程序,验证20亿以内的偶数都可以分解成两个素数之和。 输入格式: 输入在一行中给出一个(2, 2 000 000 000]范围内的偶数n。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按照格式“n = p + q”输出n的素数分解,其中p ≤ q均为素数。又因为这样的分解不唯一(例如24还可以分解为7+17),要求必须输出所有解中p最小的解。 输入样例:(18点数解答 | 2024-11-13 20:44:46)183
- 子序列:是指在序列中选择某些元素,按照序列中的顺序连接在一起形成的。比如 blm、bl、oea、ma 都是 bolema 的子序列。但 loe 这个序列不是。我们定义子序列长度为子序列中包含的元素数量,比如 blm 的长度为 3,bl 的长度为 2。如果没有特殊说明,空序列和整个序列都是原序列的一个子序列。我们一般会用非空子序列来排除空序列,用真子序列来排除整个序列,用非空真子序列来同时排除两个。 子串:是指在序列中选择连续的某些元素,按照序列中的顺序连接在一起形成的,所以子串也常被称作连续子序列。比如 bol、lem 都是 bolema 的子串。但 blm 不是。与子序列相同,子串包含的元素个数也被称为子串的长度,同时也有“非空”、“真”等描述方法。 现在小a得到了一个仅包含英文小写字母的字符串 s,小a想要在其中找到一个子串 t,使得 bolema 是 t 的子序列。显然有可能有多个这样的 t,小a想要一个知道最短的 t 的长度是多少。 比如当 s 为 bboboxleymabobo 时,子串 boboxleyma、boxleymabobo、boxleyma 等都包含子序列(188点数解答 | 2024-11-15 20:51:4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