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五个进一步到位”要求,结合乡镇工作实际,针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查摆和整改措施建议如下: 一、问题查摆 1. 理论学习深度不足 部分党员干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流于形式,缺乏系统性研讨和实际应用。 2. 阵地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利用率不高,网络舆情监测手段滞后,对自媒体平台监管不到位。 3. 责任传导层层递减 村(社区)一级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现象,压力传导未到底。 4. 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对宗教场所、民间信仰活动潜在风险排查不彻底,少数民族聚居区文化融合工作方法单一。 5. 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宣传干部队伍存在"化""老龄化"现象,新媒体运营、舆情处置能力不足。 二、整改措施 1. 深化理论武装 - 推行"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每月开展"乡村振兴+意识形态"专题研讨 - 建立青年党员"理论宣讲轻骑兵",用方言土话开展院落宣讲 2. 强化阵地管控 - 实施文明实践积分制管理,将参与情况纳入"文明家庭"评比 - 组建网评员队伍,24小时监测抖音、快手等平台涉农舆情 3. 压实责任链条 - 制定村级意识形态"三张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负面清单) - 每季度开展"书记谈意识形态"工作述职评议 4. 筑牢安全防线 - 建立"一庙一档"宗教场所档案,推行"网格员+乡贤"联合巡查机制 - 举办民族团结进步"百家宴""山歌会"等民俗活动 5. 提升队伍素质 - 实施宣传干部"青蓝工程",安排年轻干部到县级融媒体中心跟班学习 - 开设"短视频制作""舆情沙盘推演"等实战化培训课程 三、长效保障 1. 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村级年度绩效考核,权重不低于15% 2. 设立专项经费用于网络信息化设备更新和人才培训 3. 建立"一月一研判、一季一通报、一年一考评"工作机制 (注: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调整具体措施,重点要体现"问题导向"和"可操作性") [2025-07-29 15:42:08 | AI写代码神器 | 517点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