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验证n点dft的物理意义:知x(n)=r4(n),x(ejω)=ft[x(n)],绘制相应的幅频和相频曲线,并编写计算n=8,n=16时的dft程序


以下是使用 MATLAB 实现的代码,用于计算并绘制 `n = 8` 和 `n = 16` 时,序列 `x(n) = r4(n)` 的 DFT 的幅频和相频曲线: ```matlab function dft_example() % 定义 r4(n) 函数 function x = r4(n) x = ones(1, 4); end % n = 8 n1 = 8; n = 0:n1-1; x = r4(n); X = fft(x); magX1 = abs(X); angX1 = angle(X); subplot(2, 2, 1); stem(n, magX1); title('n = 8 幅频特性'); subplot(2, 2, 2); stem(n, angX1); title('n = 8 相频特性'); % n = 16 n2 = 16; n = 0:n2-1; x = r4(n); X = fft(x); magX2 = abs(X); angX2 = angle(X); subplot(2, 2, 3); stem(n, magX2); title('n = 16 幅频特性'); subplot(2, 2, 4); stem(n, angX2); title('n = 16 相频特性'); end ``` 运行上述函数,即可得到相应的幅频和相频曲线。通过观察曲线,可以更好地理解 DFT 的物理意义。 [2024-10-28 16:44:49 | AI写代码神器 | 393点数解答]
- void __fastcall sub_80022ec(int a1, uint8_t *a2, uint8_t *a3, uint8_t *a4) { _byte *v4; // r4 unsigned __int8 *v5; // r4 int v6; // r4 int v7; // r4 int v8; // r4 int v9; // r4 int v10; // r4 int v11; // r4 int v12; // r4 int v13; // r4 int v14; // r4 int v15; // r4 int v16; // r4 int v17; // r4 int v18; // r4 int v19; // r4 int v20; // r5 int v21; // r6 int v22; // lr unsigned int v23; // r6(143点数解答 | 2024-11-01 18:27:18)184
- 创建一个c# winform桌面应用程序,并将其作为web服务器,同时将winform上实时变化的数据以文本框、曲线、表格显示,局域网内其他电脑用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将实时数据显示在网页的文本框、曲线、表格等控件中(635点数解答 | 2024-10-31 22:14:16)121
- matlab验证n点dft的物理意义:知x(n)=r4(n),x(ejω)=ft[x(n)],绘制相应的幅频和相频曲线,并编写计算n=8,n=16时的dft程序(393点数解答 | 2024-10-28 16:44:49)63
- 用c语言编写一个递归下降分析语法分析程序。 步骤一:消除左递归 步骤二:编写递归下降识别子程序 文法g[e]: e→e+t|t t→t*f|f f→(e)|i 输入:(i*i)+i 输出:该符号串是文法的句子/该符号串不是文法的句子 四、实验过程 1.消除左递归 消除左递归后的文法: e→te' e'→+te'|ε t→ft' t'→*ft'|ε f→(e)|i 2.编写递归下降识别子程序写一篇实验报告(864点数解答 | 2024-12-16 14:34:13)81
- 长为 100mm ,宽为 10mm ,厚度为 1mm 的薄板左端面固定,右端面上半部作用均布载荷 10n/mm*mm ,已知弹性模量为 100gpa ,泊松比为 0 。采用三角形单元划分网格,编写 matlab 有限元计算程序。求距离右端面 50mm 横截面上的应力与位移分布,并做出云图(537点数解答 | 2025-01-06 19:33:24)113
- .键盘输入小明学习的课程名称及考分信息,信息间采用空格分隔,每个课程一行, 空行回车结束输入,示例格式如下: 数学 90 语文 95 英语 86 物理 84 生物 87 屏幕输出最高分对应的课程名和分数。(146点数解答 | 2024-06-23 23:29:29)333
- 7-8 键盘输入学习的课程名称及考分等信息并计算 分数 9 作者 魏峻 单位 陕西理工大学 键盘输入学习的课程名称及考分等信息,屏幕输出得分最高的课程及成绩,得分最低的课程及成绩,以及平均分(保留2位小数)。 输入格式: 键盘输入学习的课程名称及考分等信息,信息间采用空格分隔,每个课程一行,空行回车结束录入。 输出格式: 屏幕输出得分最高的课程及成绩,得分最低的课程及成绩,以及平均分(保留2位小数)。 输入样例: 示例格式如下: 数学 90 语文 95 英语 86 物理 84 生物 87(444点数解答 | 2024-06-28 15:44:52)362
-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namespace teachingmanagementsystem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sole.writeline("欢迎使用简易教学管理系统"); // 创建课程列表 list<course> courses = new list<course> { new course("数学"), new course("英语"), new course("物理") }; // 创建学生(419点数解答 | 2024-10-24 17:49:32)148
- 7-3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分数 10 简单 作者 徐镜春 单位 浙江大学 数学领域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大致意思是: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总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比如:24=5+19,其中5和19都是素数。本实验的任务是设计一个程序,验证20亿以内的偶数都可以分解成两个素数之和。 输入格式: 输入在一行中给出一个(2, 2 000 000 000]范围内的偶数n。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按照格式“n = p + q”输出n的素数分解,其中p ≤ q均为素数。又因为这样的分解不唯一(例如24还可以分解为7+17),要求必须输出所有解中p最小的解。 输入样例: 24 输出样例: 24 = 5 + 19(667点数解答 | 2024-11-11 19:20:44)373
- 7-16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分数 20 作者 徐镜春 单位 浙江大学 数学领域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大致意思是: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总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比如:24=5+19,其中5和19都是素数。本实验的任务是设计一个程序,验证20亿以内的偶数都可以分解成两个素数之和。 输入格式: 输入在一行中给出一个(2, 2 000 000 000]范围内的偶数n。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按照格式“n = p + q”输出n的素数分解,其中p ≤ q均为素数。又因为这样的分解不唯一(例如24还可以分解为7+17),要求必须输出所有解中p最小的解。 输入样例:(18点数解答 | 2024-11-13 20:44:46)183
- 7-13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分数 9 作者 徐镜春 单位 浙江大学 数学领域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大致意思是: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总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比如:24=5+19,其中5和19都是素数。本实验的任务是设计一个程序,验证20亿以内的偶数都可以分解成两个素数之和。 输入格式: 输入在一行中给出一个(2, 2 000 000 000]范围内的偶数n。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按照格式“n = p + q”输出n的素数分解,其中p ≤ q均为素数。又因为这样的分解不唯一(例如24还可以分解为7+17),要求必须输出所有解中p最小的解。 输入样例: 24 输出样例: 24 = 5 + 19(210点数解答 | 2024-11-15 00:26:05)260
- 7-13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分数 9 作者 徐镜春 单位 浙江大学 数学领域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大致意思是: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总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比如:24=5+19,其中5和19都是素数。本实验的任务是设计一个程序,验证20亿以内的偶数都可以分解成两个素数之和。 输入格式: 输入在一行中给出一个(2, 2 000 000 000]范围内的偶数n。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按照格式“n = p + q”输出n的素数分解,其中p ≤ q均为素数。又因为这样的分解不唯一(例如24还可以分解为7+17),要求必须输出所有解中p最小的解。 输入样例: 24 输出样例: 24 = 5 + 19,请用c语言来编写(206点数解答 | 2024-11-15 00:27:23)140